(中新观陇)陇原巧手“巧”在哪?
中新网甘肃新闻3月29日电 (记者 徐雪)在甘肃,有这样一群女性,她们将身边的五行万物、千丝万缕化为身上衣、家中物……有着“陇原巧手”之称的她们,除了“手巧”外,还“巧”在哪呢?
2015年起,甘肃省妇联发动巧手妇女,挖掘地方文化传承资源,让古老陇原大地上积淀下的优秀手工艺能走出大山,走出家门,走向市场,叫响了“陇原巧手”创业就业品牌。
图为2021年10月17日,陇原巧手现场展示麻鞋制作流程。(资料图) 徐雪 摄巧手艺
甘肃历史悠久,文化广博,底蕴深厚,刺绣、香包、剪纸、面塑、泥塑、石雕、草编、串珠、掐丝画、麦秆画、木版画等许多具有鲜明民俗文化的传统手工技艺,通过家族、家庭传承下来。
灵巧的双手制作出的精美的物品,也赋予了乡愁独特的魅力,比如虎头帽、麻鞋、草编篮等,融入现代审美后,它们变成一件件有实用价值的艺术品。
如今,非遗传承人、产业带头人、返乡创业女大学生……随着越来越多巾帼创业者的加入,她们已经改变了妇女手工“辈辈相传、个体为主”的原有模式。
同时,在甘肃省妇联不断推进下,这些陇原巧手抓住巩固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政策机遇,与市场结合,用现代营销模式来组建创业团队,以市场需求和订单组织加工,妇女手工产业的发展呈现出后继有人的新气象。
2021年10月17日,陇原巧手在甘肃省妇联“陇原巧手馆”内讲解展示裕固族民族刺绣、编织等技艺,活态传承非遗文化。(资料图)徐雪 摄巧增收
“坐在田间炕头动动手就能增收”成了乡村激励妇女脱贫增收的新标语,越来越多的妇女利用起农闲的时间加入纳鞋、刺绣等队伍中来。
2015至2019年,甘肃投入资金5000万元,培树“陇原巧手”及骨干20.67万人,人均年增收2000元以上。
不少妇女还抓住时机进行创业,她们开办合作社、公司等,将手工制品销往国内多地甚至海外,带动了不少农村妇女增收。
疫情防控期间,陇原巧手居家利用网络课堂交流、分享技艺,她们还制作防疫香包等物品,为抗击疫情加油鼓劲。
巧兼顾
白天做农活、照顾老人小孩,晚上做手工添补家用,这是当下不少农村妇女的增收“新门路”。
“陇原巧手”产业本身具有投资少、资源消耗少,原材料丰富、附加值高、绿色环保、生产方式灵活等优势,既可以满足农村妇女照顾家庭和增加收入的双重需求,又可以缓解农村留守妇女就业、留守儿童照护等问题。
此外,此举还可以把女性人才留在乡村,能传承乡村传统优秀文化技艺和历史记忆,对乡村振兴也有着积极的影响。
灵巧双手“编织”出的是陇原妇女勤俭淳朴、坚韧向上的精神,她们践行着勤劳能致富的质朴心愿,坚守在故乡里,始终相信通过努力,日子会越来越好。(完)
甘肃新闻网 【编辑:杜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