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桥桥头 石墩加铁链 咋看咋别扭 市民戏称此乃“绊马索”!

20.09.2014  13:34

  桥头安装铁链给市民出行带来不便。 本报首席记者 裴强 摄

9月19日上午9时许,一名男子抬自行车跨过铁链时被绊倒。本报首席记者 裴强 摄

    新华网甘肃频道消息 细心的兰州市民发现,中山桥上近日安装了两条铁链。据了解,这两条铁链是交警部门安装的,目的是为了禁止摩托车电动车通行,保证游人安全。

    可是这个被市民戏称为“绊马索”的铁链虽然阻止了机动车,但也妨碍了行人的正常通行,而且极为难看,让中山桥这张城市名片变得不伦不类。

    市民支持中山桥上禁止摩托车通行,但是希望设置路障时能综合考虑,不要给城市名片抹黑。

    中山桥安上“绊马索

    9月18日,本报手机客户端“掌上兰州”收到网友“陈女士”报料称,近日中山铁桥两端不知被哪个部门挂了长铁链,此举给过往行人造成了诸多不便,好多骑自行车的人只能抬车跨过铁链。中山铁桥作为兰州的名片,是绝大多数来兰旅游人士的必选景点,如今却被铁链束缚,确实有损形象。在此,希望有关部门能够征集民意,妥善慎重地处理此事。

    19日上午7时许,记者在中山桥南段看到,整个桥面及两边的人行道安装上了一条铁链,距离地面高30厘米左右,桥的北段也安装了同样的铁链。铁链的两头焊接在桥栏上,中间部位被固定在桥面上的石墩顶部。银白色的铁链和深灰色的桥梁显得极为扎眼,桥头照相的经营者戏称铁链好比“绊马索”,不仅不雅观而且影响行人通行。

    铁链致行人通行受阻

    记者在桥面上观察到,此时正是上班高峰期,熙熙攘攘的人流每到铁链处就会放慢脚步小心跨过通行,而小孩就显得很吃力,得让家长抱过。拄着拐杖的老人更是难以通行,只能被搀扶着才能跨过铁链。

    一名骑自行车的家长后座上带着儿子,通过铁链时,只得两次将儿子从车上抱上抱下。一位永登的农民自行车上捎带自家的胡麻油到兰州市区叫卖,到中山桥北段后发现难以通行,只好解开绑好的绳索将4个重约80余斤的油壶取下,提到铁链的另一侧后再把自行车抬过铁链,再次将油壶绑好,经过桥面,等他到达桥南时却发现还有一条铁链,不得不以同样的动作又重复一遍,通行短短的一座中山桥,花了老农半个小时左右的时间。

    此外,记者还发现,很多骑摩托车和大型电动车的人看到桥面安装了铁链后会绕行,而一些骑轻便电动车和自行车的人则会抬着车子跨过铁链。由于铁链过高,一名抬自行车经过的人被铁链绊倒。

    安装铁链阻止摩托车

    记者19日上午联系到负责中山桥管理的兰州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黄河风情线大队,工作人员称铁链是交警部门设置的。

    随后,记者采访了兰州市公安局交警支队设施工程大队,该大队一工作人员称,从2004年6月中山桥被定为步行桥以来,机动车就被禁止通行,但各类摩托车还是肆意从桥上通行,屡禁不止,而且还屡次发生摩托车在桥面上撞伤行人的事。近期桥面上通行的各类摩托车和电动车有所增加,为了保护桥上行人的安全,为此交警部门日前在中山铁桥两端安装了铁链。

    据了解,中山桥是外地来兰游客最喜欢去的地方,记者采访在中山桥两端执勤的交警,他们也认为安装铁链不好看,近几天好多人都对此表示不满。黄河风情线大队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近期也接到很多市民游客关于在中山桥上设置铁链的反映,他们已就此向有关部门反映,并称设置铁链是权宜之计,以后会“设置得好看一些”。

    破坏文物影响美观

    “随便就在桥栏上焊接铁链,这是在破坏文物!”市民刘大爷对中山桥上设置“绊马索”很是生气,他认为在设置之前应征求一下市民的意见,“即使设置障碍,也要设置有品位一些,这毕竟是兰州的一张名片,不是随便就乱挂铁链的地方。”甘肃省文物局工作人员称,他们已要求兰州市文物局对此进行督导。

    记者在网上搜索发现,网民普遍对中山桥上安装铁链持反对意见,“石墩加铁链,咋看咋别扭”、“确实有损中山桥形象。望管理部门也深思熟虑”、“禁止机动车通行也不能阻碍行人通行,这让外地人看到后是什么感想啊!”也有很多网民建议“可设路障标志,不用铁链也行”、“如果在桥两端设置不锈钢旋转门,既好看又能禁止摩托车!”(首席记者 张鹏翔 见习记者 王学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