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科院与甘肃省干部双向挂职仪式在京启动
中国社会科学院与甘肃省干部双向挂职启动仪式,暨2014年度干部实践锻炼动员大会,今日在京举行。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王伟光,甘肃省副省长夏红民,中国社会科学院人事教育局局长张冠梓,甘肃省委组织部副部长陈卫中,甘肃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甘肃省社会科学院党委书记范鹏,甘肃省社会科学院院长王福生,双方挂职人员等出席会议。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党组副书记赵胜轩主持会议。
据介绍,此次将有来自社科院院属32个单位的35名中青年干部,分赴甘肃酒泉市、嘉峪关市等地党政机关、基层乡镇挂职,或安排到社科院职能部门、研究生院协助开展工作。其中,到甘肃挂职的有21人,社科院社会学所党委副书记、副所长张翼,挂职期间任酒泉市委常委、副书记;社科院城环所副所长魏后凯,挂职期间任嘉峪关市委常委、副书记。同时,来自甘肃省宣传思想文化系统的8名领导干部和专业技术人员,将到中国社会科学院相关研究院所挂职或研修。
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王伟光勉励挂职干部要当好学生,向实践学习,向群众学习。他说,要解决好为什么人的问题,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不能脱离实际,脱离群众,这就是马克思主义学风。
甘肃省副省长夏红民对双方挂职的干部提几点希望,一是希望提高认识,增强挂职工作的使命感;二是希望扎实工作,努力创造良好工作业绩;三是希望不负众望,圆满完成挂职工作任务。
身在甘肃酒泉的张翼,是此次赴甘肃挂职干部团的团长,他坦言,来到酒泉后,他实实在在地感到,只有接触最生动的社会实践,与社会发展过程“无缝对接”,才能更好地理解社会变迁,更准确地洞察社会变迁方向,总结改革开放成果,“书本知识丰富,但对社会发展前沿了解不够,缺乏接触渠道,是让研究无法进一步深入的一大掣肘”。
作为甘肃省挂职干部代表,甘肃政法学院副院长焦盛荣表示,“能到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最高学术机构挂职锻炼,为我们接受理论熏陶、拓宽政策视野、增强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提高工作水平提供了珍贵的平台和机会,我们将倍加珍惜难得的机遇”。
赴甘肃挂职干部团副团长、中国社科院办公厅综合处副处长张鼐,是从安徽阜南县贫困农村走出的“三门干部”,从家门到校门再到单位门,实践经验比较薄弱。挂职期间将任敦煌市副市长的张鼐说,“从17年前来北京读大学起,我就期待着有朝一日能够回到基层锻炼”,“这次有机会到敦煌基层挂职锻炼,我一定好好珍惜,向当地干部群众多学习,尽己所能为当地发展做贡献”。
十八大以来,中央对干部实践锻炼提出了一系列新要求新举措。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强化干部实践锻炼,积极为干部锻炼成长搭建平台”。2013年4月,甘肃省委和中国社会科学院正式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决定开展长期性战略合作。中国社科院需要借助甘肃研究资源的优势,拓宽研究视野,推进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创新和发展,更好地发挥主流文化思想阵地、思想库智囊团和最高学术殿堂的功能作用;甘肃需要引入中国社科院坚强的智力支持,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甘肃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实施,推动甘肃科学发展、转型跨越、民族团结、富民兴陇大业,实现甘肃与全国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这次双方干部挂职锻炼是省院合作迈出实质性一步。(路常亮供稿/王福生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