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报】推动汉语方言研究 繁荣地方多彩文化
近日,《中国社会科学报》整版报道8月5日由由我校文学院、西北方言研究中心、甘肃方言研究所承办的全国汉语方言学会第18届年会暨国际学术研讨会情况。《中国社会科学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管主办,是面向全国理论界、学术界的大型学术性报纸,也是当今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界最精良的专业报纸。此次《中国社会科学报》刊发专文,是对我校方言研究成果及其学术价值的充分肯定,也是对我校方言学科服务地方社会文化建设的肯定。
推动汉语方言研究 繁荣地方多彩文化
2015年8月5-6日,全国汉语方言学会第18届年会暨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兰州城市学院举行,来自中国、法国、日本、新加坡等国家的150余位专家学者与会,会议围绕中国汉语方言学发展、西北汉语研究等议题展开。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所长、全国汉语方言学会会长刘丹青、兰州城市学院校领导阎晓辉、王汝峰、莫超等出席会议。兰州城市学院党委书记阎晓辉在致辞中表示,方言是地域文化的载体,是族群的显性符号,是宝贵的学术之源。十多年来,西北的方言研究驶入快车道,甘肃的方言学研究也取得了较大进展,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
兰州城市成立有甘肃方言研究所、西北方言研究中心,其中,甘肃方言研究所是甘肃省首家专业性方言研究机构,在学校重视学科发展的整体思路推动下,在学科带头人莫超教授的带领下,该所立足地域方言研究,积极参与濒危民族语言整理,先后承担了国家“八五”重大社科项目子项目—《兰州方言词典》的编纂、“十五”重大社科项目子项目“濒危语言研究”——保安语的调查研究。同时承担了“甘肃河州(临夏)方言研究”、“西北方言文献研究”等5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组织编写的“甘肃方言与普通话测试系列丛书”已由兰州大学出版社出版。2010年以甘肃方言研究所为建设平台的“西北方言研究中心”被确定为甘肃省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011年该校汉语方言团队被评为“甘肃省优秀教学团队”,2012年本学科顺利获批“甘肃省重点学科”。
学者视点:
汉语方言学发展势头强劲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所长、全国汉语方言学会会长 刘丹青
汉语方言学是当前发展势头最强劲的语言学科之一。要深入了解方言特点和方言谱系,离不开对方言史及其与共同语和其他方言的历史联系的探究。方言史是历史的产物,塑造方言特点、影响方言区划和亲疏关系的历史因素包括人群的地理分化、移民、语言教育、权威方言的影响和语言接触等等。方言史的研究是方言学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汉语史研究的组成部分,它的研究离不开以通用语历史为主线的汉语史研究成果的参照。研究地方文学、戏曲、曲艺、民俗等都有赖与对当地方言甚至方言历史的了解。地域文化诸多方面的研究成果,也会为很多方言现象的研究提供参考。
编纂方言学大词典意义重大
暨南大学汉语方言研究中心教授 詹伯慧
近三十多年来汉语方言的调查研究蓬勃发展,汉语方言学已成为中国语言学科中举足轻重的热门学科。汉语方言研究成果不断涌现,其中几部大型方言词典的出版尤其引人注目,但缺乏全面涵盖汉语方言和方言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并能反映现代汉语方言面貌的大型方言学词典。编纂一部大型的、百科性质的《汉语方言学大词典》非常必要。毋庸置疑,一部大型的《汉语方言学大词典》,对汉语方言资源的充分利用和汉语方言学知识的广泛普及,自认也都能够发挥积极地作用。
【中国社科网】 http://www.cssn.cn/yyx/yyx_tpxw/201509/t20150911_2244030.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