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朋友圈”越来越大

09.03.2015  03:56

3月8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在两会新闻中心举行记者会,邀请外交部长王毅就中国外交政策和对外关系回答中外记者提问。 王毅说,到去年年底,我们已同70多个国家和诸多地区组织建立起不同形式的伙伴关系,基本形成覆盖全球的伙伴关系网络。中国的“朋友圈”越来越大,好朋友和好伙伴越来越多。

    中国外交形成覆盖全球的伙伴关系网络

    《人民日报》记者:你曾说过,2014年是中国外交全面推进的丰收之年。你如何评价这个丰收之年?2015年中国外交又将有哪些看点和关键词?

    王毅:记得去年的今天,马航370航班失联。一年过去了,飞机还没有找到,但搜寻仍将继续!对于370航班的乘客家属,今天是艰难的一天,我们的心和你们在一起。马航的理赔工作已经启动,我们愿向每一位家属提供一切需要的服务,协助大家维护好正当和合法权益。

    2014年的中国外交是丰收之年,同时也是开拓之年,创新之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我们成功举办上海亚信峰会和北京APEC两大主场外交,在历史上留下深刻的中国印记。我们积极参与全球热点问题解决,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发挥了中国作用。我们大力拓展对外合作,“一带一路”倡议得到广泛响应。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我们着眼于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正在走出一条结伴而不结盟的对外交往新路。

    中美关系不必总是用显微镜去放大问题

    美国全国广播公司记者:上个月,国务委员杨洁篪同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赖斯举行会晤,双方同意“加强在地区和国际性挑战上的沟通协调”。今年下半年习主席将对美国进行访问,中美加强沟通协调、构建新型大国关系将如何帮助两国解决网络安全分歧或亚太地区海上争端?

    王毅:习近平主席将于今年秋天应邀对美国进行国事访问。我们期待两国元首继瀛台夜话之后再续佳话,为推进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建设注入新的动力。

    中美构建新型大国关系是一个创举,不会一帆风顺,但却势在必行,因为它符合双方的共同利益,也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有句话叫“心诚则灵”。只要双方拿出诚意,守住“不冲突不对抗”的底线,筑牢“相互尊重”这个基础,就能做好“合作共赢”这篇大文章。中美是两个大国,不可能没有分歧,分歧也不会因为构建新型大国关系就一夜消失。但我们不必总是用显微镜去放大问题,而是要更多端起望远镜去眺望未来,把握好大方向。

    习近平主席在北京APEC提出建立面向未来的亚太伙伴关系,得到很多国家积极响应。中美在亚太地区利益最交织、互动最频繁。我们认为,新型大国关系应从亚太做起。只要双方建立和增进战略互信,彼此积极良性互动,中美就一定能共同为本地区的和平、稳定与繁荣作出贡献。

    至于网络安全问题,中美都是互联网大国,在维护网络安全方面有着共同利益。我们希望网络空间成为两国合作的新疆域,而不是相互摩擦的新源头。

    中俄关系务实合作共同维护国际正义

    今日俄罗斯通讯社记者:在西方对俄罗斯实施制裁、卢布大幅贬值背景下,中国将如何与俄罗斯开展合作,特别是推进能源、金融等领域合作?中俄如何进一步加强在国际事务中的协调配合?

    王毅:中俄关系不受国际风云影响,也不针对任何第三方。由于中俄双方已经建立起牢固的战略互信,两国关系更趋成熟、稳定。作为全面战略协作伙伴,中俄之间有着相互支持的好传统。两国人民的友谊也为加强战略合作提供了坚实的民意基础。

    中俄务实合作是因为相互需要,秉持的是互利双赢,而且有着巨大内生动力和提升空间。今年,中俄务实合作有望取得一系列新成果。我们将力争实现双边贸易1000亿美元目标,签署丝绸之路经济带合作协议并启动对接,全面开工建设东线天然气管道并签署西线天然气项目合作协议,加快联合研制远程宽体客机进程,启动远东地区开发战略合作,推进高铁建设合作等。同时,我们也将继续深化双方在金融、油气、核能等领域的合作。

    中俄都是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我们愿为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继续开展战略协调与合作。今年,中俄将各自举办一系列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活动,我们将相互支持,共同维护国际正义和二战成果。

    中日关系输掉了战争不应再输掉良知

    日本广播协会记者:中国政府日前宣布将在今年二战胜利70周年之际举行阅兵仪式。中方是否有邀请日本首相安倍访华、日中首脑共商两国关系未来发展大计的打算?在日本有不少的民众认为,“中国是不是利用手中的历史问题作为武器,贬低这些年来日本对世界和平的贡献,中伤日本在国际上的信誉”?如果中国真是有“大国胸怀”的话,是不是应该调整对日政策?

    王毅: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作为当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中方参照其他国家的做法,举办包括阅兵式在内的纪念活动十分正常、自然。目的就是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辟未来。我们会向所有的有关国家领导人和国际组织发出邀请。不管是谁,只要诚心来,我们都欢迎。

    你刚才又提到了历史问题。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中日关系,我们要问一声,究竟原因何在?我想起一位中国的外交老前辈在这一问题上的主张,他认为,加害者越不忘加害于人的责任,受害者才越有可能平复曾经受到的伤害。其实,这句话既是人与人的交往之道,也是对待历史的正确态度。日本当政者在这个问题上做得如何,首先请扪心自问,世人也自有公论。70年前,日本输掉了战争。70年后,日本不应再输掉良知。是继续背着历史包袱不放,还是与过去一刀两断,最终要由日本自己来选择。

    中朝关系多说正面的话多做积极的事

    韩国联合通讯记者:朝鲜最高领导人已经确定赴俄罗斯出席五月卫国战争胜利纪念活动,但他迄未访华。中朝两国领导人今年是否能实现会晤?六方会谈是否还有恢复可能?

    王毅:中朝是友好邻邦。中国人重信义、讲情义,我们珍视中朝传统友谊,致力于两国关系的正常发展。中朝关系有着牢固基础,不应也不会受一时一事的影响。两国领导人何时会晤要看双方方便。

    半岛局势总体上保持着稳定,中方为此发挥了建设性作用。维护半岛和平稳定,实现半岛无核化符合各方共同利益。当前,半岛局势又进入敏感期,我们呼吁有关国家保持冷静克制,多说正面的话,多做积极的事,为重启六方会谈继续营造氛围,积累条件。

    中印关系边界谈判正处于量变的积累当中

    印度报业托拉斯记者:印度总理莫迪今年将访华,你对中印关系发展有何期待?中方如何看待这次访问?两国是否有望在边界问题上取得突破?

    王毅:去年9月,习近平主席对印度进行历史性访问。两国领导人在莫迪总理家乡古吉拉特邦手摇纺车的画面在中国广为传播。中华民族讲究礼尚往来,今年莫迪总理访华也一定会受到中国政府和人民的热烈欢迎。

    邓小平同志曾指出,中印两国不发展起来,亚洲世纪就不会到来。我们愿同印方一道,落实好两国领导人达成的重要共识,携手并进,龙象共舞,推动两大东方文明尽快复兴,促进两大新兴市场共同繁荣,确保两大邻国和睦相处。

    中印边界问题是历史遗留的,经过多年努力,边界谈判续有进展,边界争议得到管控。当前,中印边界谈判正处于量变的积累当中,有如登山,虽然辛苦,但走的是上坡路。这就尤为需要把中印合作发展得更好,为解决边界问题不断提供动力。

    中非关系支持中非合作以及非洲一体化

    尼日利亚国家电视台记者:中国非常善于制定并执行计划,这帮助中国实现了巨大发展。相信在外交方面一定也制定了相关计划。最近中方任命了新任驻非盟大使,我们能否期待中国在推进对非合作、加强对非伙伴关系方面推出新的举措?

    王毅:中国确实做事愿意有个规划,但我们也善于应对突发事件。比如去年西非地区突发埃博拉疫情,中国政府和人民感同身受,率先驰援,紧急提供了4批共7.5亿元人民币的援助,向疫区派出医务人员近千人次。他们冒着感染的风险,为非洲人民的健康奋战在疫区。我们要向他们致敬,为他们点赞!

    就在两天前,利比里亚最后一名埃博拉患者从中国援建的医疗中心康复出院,这条消息,让我们感到很欣慰。

    说到中非合作,去年李克强总理访非时,提出了加强中非合作的“六大工程”和“三大网络”建设,得到非洲各国广泛赞同。最近,我们又新设了常驻非盟使团,首任团长已经到任,这体现了中方对中非合作以及非洲一体化的支持。中非合作论坛今年将召开第六届部长级会议。我们将在巩固各领域传统合作的同时,着眼非洲最迫切的需求再做好三件事,一是推进产能合作,助力非洲工业化进程,二是开展卫生合作,提升非洲防疫抗灾能力,三是加强安全合作,维护非洲的和平稳定。

    全球反恐要根除恐怖主义滋生的土壤

    《中国日报》记者:近一段时间,从悉尼到巴黎,从西亚到西非,重大恐怖袭击事件频繁发生。中方对打击恐怖主义、开展国际反恐合作持什么立场?

    王毅:恐怖主义是人类的共同威胁,打击恐怖主义是每个国家都应该承担的责任,中方一直积极参与国际反恐合作。同时中方认为,反恐的治本之策是要根除恐怖主义滋生的土壤。只有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妥善处理地区冲突、倡导不同文明、宗教、民族之间的平等对话,才能让恐怖主义的幽灵无所遁形。

    中国也是恐怖主义受害者,面临“东伊运”暴恐势力的现实威胁。中方愿本着相互尊重、平等合作的精神,同各国一道,共同应对恐怖主义带来的新威胁新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