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日报:中国畜牧兽医教育的先驱——盛彤笙院士

10.06.2021  18:14

2021年6月10日的甘肃日报第8版,整版报道我国杰出的畜牧兽医教育家、科学家,国立兽医学院(甘肃农业大学前身)创始人盛彤院士。

 

坐落于甘肃农业大学图书馆前的盛彤笙塑像。 

 

盛彤笙(右)与任继周合影。 

 

盛彤笙在新疆巩乃斯种羊场冬窝子考察。本文资料图均由作者提供 

 

伏羲堂

6月4日,是我国杰出的畜牧兽医教育家、科学家盛彤笙院士诞辰110周年。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上,为了民族独立、国家富强、人民福祉,无数中华儿女矢志不移、不懈奋斗,盛彤笙就是其中一位。他历经坎坷、饱受磨难,却始终怀揣“改善国民食物结构,强壮一个民族”的梦想,苦苦探索、终生不渝。

自1946年他踏上兰州这片土地后,在西北整整奋斗了33个春秋,先后参与创建了“两院两所”(国立兽医学院、中国科学院西北分院、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中兽医研究所、兰州兽医研究所),是我国现代畜牧兽医教育和科学事业的先行者;他最早提出了“划区轮牧,储草备冬,改良畜种、防重于治”的发展方针,指挥歼灭了西北畜群瘟疫,是新中国畜牧事业恢复和发展的开拓者;他提出的“大畜牧业”的战略构想,对我国畜牧业发展进程产生了重大影响,被我国著名草原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任继周称之为“不世出的奇才”……

盛彤笙,这个名字早已镌刻在西北大地上,他在畜牧兽医教育和科研事业的奋斗之路上,留下了一连串闪光的足迹,作出了巨大贡献。

留学德国的双博士

盛彤笙(1911—1987),祖籍江西省永新县龙门镇盛家村。1911年6月4日,出生在湖南长沙。

盛彤笙的祖上是名门望族,其曾祖兄弟双双为清同治进士。深厚的家学渊源、父辈的言传身教,造就了他坚韧、好学的品格。1922年,盛彤笙进入长沙教会学校雅礼中学学习,良好的英语和文化功底就此形成。

1928年,盛彤笙考入南京国立中央大学动物学系畜牧兽医专业。他刻苦钻研、勤奋好学,三年时间读完了四年的课程。同时,又考入上海医学院,并选定微生物学作为自己的终生专业。

1934年,盛彤笙赴德国留学。德国的大学鼓励学生转学、借读和选课,以便聆听各校著名教授的不同学术观点,兼收并蓄。这给基础扎实、才华横溢的盛彤笙,提供了更加宽松的学习环境和发展空间。

1934年至1938年,盛彤笙先后取得医学和兽医学两个博士学位,精通英、德、俄三种语言。课余时间,他游览了欧洲许多国家,领略了各地的民俗风情,大大开阔了视野。在德国四年的留学时光,对盛彤笙以后做人、做事、做学问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培养了他严谨的治学态度和管理风格。

在欧洲留学期间,盛彤笙看到了也深刻感受到了畜牧业对强壮一个民族的重要性。和许多仁人志士一样,学有所成的盛彤笙放弃国外的优厚待遇,义无反顾地选择回国,兴办教育,传播知识,培养人才,造福民族。

盛彤笙先后在江西省兽医专科学校、西北农学院、中央大学执教。当年,中央大学有一批刚从国外回来的青年学者,他们思想活跃、精力旺盛、充满活力,均未满30岁即被聘为教授,学生们戏称之为“娃娃教授”,盛彤笙就名列其中。

创建国立兽医学院

1946年10月1日,国民政府决定在兰州创办一所国立兽医学院,助力西北畜牧业发展。为此,盛彤笙来到兰州,筹建国立兽医学院,并担任首任院长。

兰州,偏隅西北,当年,因交通阻隔造成经济十分落后,人们生活条件极为艰苦。抗战胜利后,许多内地知识分子都往东南沿海走,而盛彤笙反其道而行之来到西北,当时的兰州,风气闭塞,排外思想浓厚,封建势力猖獗,盛彤笙虽然人地两疏,手中房无一间,将无一员,且当时物价飞涨,经费困难,但他丝毫没有退缩,他觉得,这里才是自己一展抱负的地方。

在盛彤笙等人的艰苦努力下,学院当年就依托兰州大学招收了新生。两三年后,几经周折,黄河之滨的小西湖畔建起了一座雄伟壮观的综合性大楼——伏羲堂,并聘请了十几位留洋博士,购置了颇具规模的仪器设备。自此,国立兽医学院这座崭新的高等学府屹立于兰州。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兽医学院这份家业,希望盛彤笙等人为西北畜牧兽医事业的发展努力奋斗。

此后,政府对学院所拨经费逐年增加,大批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齐聚在伏羲堂前。其中包括:兽医病理学家朱宣人、动物寄生虫学家许绶泰、兽医内科学家蒋次昇、动物营养学家杨诗兴和彭大惠夫妇、兽医微生物学家廖延雄、养羊学家张松荫、养马学家崔堉溪和李林海、动物解剖学家谢铮铭,动物产科学家陈北亨、兽医传染病学家蒋鸿宾、草原学家任继周、英文大家张素我和黄席群等。

1950年12月,西北军政委员会决定将国立兽医学院改名为西北兽医学院;1951年底,西北兽医学院改名为西北畜牧兽医学院,隶属西北畜牧部、西北教育部共同领导。

1953年,在国家的重视下,学校的面貌迅速改观,学院迎来蓬勃发展时期,校园面积不断扩展,所拨经费也逐年增加,各学科人才济济,教学仪器设备充足,招生人数不断增加。当年,学院还在全国首批招收研究生,开始了更高层次的人才培养。

1956年,苏联派驻中国的有关专家在考察了我国十多个兽医专业教育机构后认为:唯一与莫斯科兽医学院相当的,是兰州小西湖的那个小小的西北畜牧兽医学院。

1958年,西北畜牧兽医学院西迁至武威黄羊镇,组建成了新的甘肃农业大学。

盛彤笙创办的畜牧兽医学院,为新中国培养本、专科、硕士研究生及各类短训人员,推动了西北畜牧兽医事业从幼稚逐渐走向成熟,写下了中国农业教育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攻克多项科研难题

盛彤笙学业精深,学贯中西。1936年,还在留学期间的盛彤笙代表中国政府参加了在德国举行的世界家禽会议。1938年,又被派遣参加了在瑞士召开的第13届世界兽医会议。1941年,来到迁至成都的中央大学畜牧兽医系任教。

通过调查和病例分析及查找资料,盛彤笙在世界上首次证实了,我国川西一带流行的水牛“四脚寒病”是一种病毒引起的传染性脑脊髓炎,这一成果在全球顶级刊物《科学》(《SCIENCE》)上发表。

新中国成立前,我国很多地区的马都得马鼻疽,这是一种烈性传染病,流行甚广、危害很大。盛彤笙通过抗菌试验,发现一定密度的磺胺嘧啶对马鼻疽菌具有杀灭作用,并发表论文——《磺胺类药物对马鼻疽杆菌之效用》。国际上首度报道之后,国内外学者纷纷试用在马鼻疽病的治疗上,疗效显著。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非常看重盛彤笙的才学,对盛彤笙委以重任。1951年至1953年,他先后被任命为西北兽医学院院长、西北军政委员会畜牧部副部长和西北军政委员会财政经济委员会委员、西北行政委员会畜牧局副局长等;1954年至1956年,他先后当选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生物学地学学部委员(即院士)、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副理事长。

祖国西北,历来是畜牧业发展的重要地区。新中国成立之前,许多疫病无法得到有效遏制,严重制约了畜牧业的发展。盛彤笙在任期间,常年奔波在疫病防治的第一线,数次深入青海、宁夏、甘肃等地牧区调查研究,为西北地区乃至全国畜牧事业作出极大贡献。

在盛彤笙的指挥和各省专业人员及西北畜牧兽医学院的配合下,1950年,甘肃河西地区扑灭了牛瘟;1951年,青海对牛群进行大面积注射牛瘟疫苗,阻止了牛瘟向更大范围的传播;1951年,宁夏开展了大规模的绵羊、山羊寄生虫防治……直到1958年底,西北地区基本控制或消灭了危害牲畜最严重的烈性传染病。

广袤的大西北,随处可见盛彤笙忙碌的身影,他和同仁们奏响了一曲曲振兴畜牧业的壮歌。

1954年,盛彤笙调任中科院西北分院筹备委员会第一副主任委员,主持筹备工作。随后,中科院物理研究所兰州物理室、中科院地质研究所西北地质室、中科院大连石油研究所兰州分所、中科院地球物理所西北物理观象台、西北兽医室等5个研究单位和中科院图书馆兰州分馆相继成立。此后,大批科技人员从全国各地陆续来到兰州,为中科院西北分院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大畜牧业”战略构想的首倡者

1963年,盛彤笙在北京全国农业科学规划会议、全国政协会议上提出,向畜牧业进军,丰富我们的肉蛋奶等食品,改进我国人民的食物结构。

根据我国人民生产、生活情况及世界畜牧业发展的趋势,盛彤笙多次提出,80年代应重视发展城市畜牧业,在城镇周边建立较大型的奶牛场、养猪场、养鸡场等,增加食物中肉、蛋、奶的比重,改善人民生活,提高身体素质。

改革开放时期,我国在发展畜牧业方面还存在一定思想阻力,盛彤笙排除困难,于1980年提出,畜牧业产值达不到农业总产值的50%以上,不可能实现农业现代化。同年,他还指出,我国发展畜牧业潜力很大,现在远远没有地尽其利,物尽其用。他表示,“世界上只要是植物能够生长的地方,就能够饲养牲畜。”他反对当时流行的“粮食过了关再发展畜牧业”的说法,认为现在粮食越吃越多,乳肉越来越少,陷于恶性循环。

盛彤笙认为,在树立“大农业”和“大粮食”观点的同时,还应树立“大畜牧业”的观点,力主加快畜牧业的发展。他撰写的《应当树立“大畜牧业”思想》《畜牧业在农业生产中的地位》《在畜牧业发展中解决饲料问题的途径》等文章均被公开发表。他的这些前瞻性的战略思想和理论观点,在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中产生了深远影响。

奋其余生惠学人

坎坷的岁月、特殊的年代,盛彤笙对祖国、对事业始终怀揣赤诚之心。

1959年起,盛彤笙在头上顶着右派帽子的情况下,夫人邹东明依旧配合其开始翻译兽医经典名著《家畜特殊病理和治疗学》。夜以继日、历经数年,他们最终把这部流行于全世界的德文著作翻译成中文,分《家畜传染病学》《家畜内科学》上下两卷出版。令人遗憾的是,这部盛彤笙自己的译著未能署名。

此后,盛彤笙又翻译了德国贝尔等合著的《家畜的传染病》一书及各种文献资料上百万字,为全国的畜牧兽医工作者提供了最新的参考书籍和信息。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盛彤笙恢复学部委员职务,被聘为国务院学科评议委员会委员。体弱多病的盛彤笙非常珍惜这一宝贵的工作机会,他向组织表示:俾能奋其余生,为四化尽其绵力。

1979年起,盛彤笙主持编纂《中国畜牧兽医词典》《中国大百科全书·农业卷》兽医学部分;同时,他又审校了《德汉动物学词汇》。为了确保著作的质量,他翻阅了大量中外资料求证;为文字表达准确,又逐字逐句地推敲,在审核稿件时,一定要找到各个词条的原文,一一仔细订正。这三大著作涉及业务范围广、科学性强,是中、外文字水平和专业水准要求极高的著作。

盛彤笙的一生都在为我国的畜牧兽医事业努力奋斗,体现了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他所做的一切,是为了实现自己由来已久的一个心愿:使每个同胞都能有乳卵肉食的营养,毛呢皮革的衣着,来享受现代人应有的生活。

盛彤笙和无数杰出的中华儿女一样,都是铁骨铮铮的民族脊梁。我们深切缅怀他们的丰功伟业,继承他们的奋斗精神,就是对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最好的献礼!

 

作者单位:甘肃农业大学

本文系中国科协“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盛彤笙课题组(2014FQXH08)研究成果之一。

 

原文链接: http://szb.gansudaily.com.cn/gsrb/202106/10/c2548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