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中国玉文化高端论坛在兰州召开

18.06.2015  01:58

会议现场

叶舒宪发表主题演讲。

   中国甘肃网6月17日讯  (本网记者 金琼)6月17日上午,首届中国玉文化高端论坛在兰州召开,该论坛由内蒙古社科院“草原玉石之路”项目组、上海交通大学、甘肃丝绸之路与华夏文明传承发展协同创新中心主办,西北师范大学《丝绸之路》杂志社、中国甘肃网、中国文学人类学研究会甘肃分会联合承办。论坛邀请中国社科院比较文学中心主任叶舒宪等专家发表主题演讲,就中国玉文化的传播路线等问题展开讨论。本次论坛也是2015草原玉石之路(第五次玉帛之路)文化考察活动的总结会,草原玉石之路考察团的专家学者在现场分享了考察成果。

  本次论坛以“玉文化的传播路线、地域性玉器器形及其内涵、玉料来源地考察、玉材的输送与交流、国内外玉文化研究最新成果交流、玉文化产品开发”为主要内容,旨在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以及甘肃省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提供学术研究及宣传的新亮点和可持续开发的文化资源。

  会上,草原玉石之路文化考察团成员中国社会科学院比较文学中心主任叶舒宪教授、中国社科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研究员易华、内蒙古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包红梅、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博士生丁哲等四位学者分别作主题演讲。甘肃省简牍博物馆馆长张德芳、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郎树德也分别发言,共同探讨了中国玉文化的传播路线及甘肃境内的玉料来源地等问题。

  中国社会科学院比较文学中心主任叶舒宪教授在讲到马衔山、马鬃山玉矿的发现意义时提出了“玉出二马岗”的说法,他认为马衔山、马鬃山玉矿的发现或许可以佐证西玉东输从“一源一路”到“多源多路”的说法,并指出本次考察是对玉石之路“丝路”三线的再认识。

  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博士生丁哲在演讲时说,马鬃山玉、马衔山玉可以认为是甘肃地区出产的玉料的代表,以马衔山、马鬃山为代表的“甘肃玉”质地精优者不逊于和田玉,并且甘肃玉矿具有新疆不可比肩的地理优势和交通条件。他指出学界、收藏界常认为新疆和田玉为商代至战国时期之主流用玉而忽视了甘肃省蕴藏的丰富玉矿资源的观点有必要重新检视。

  中国甘肃网作为本次考察活动的外宣窗口,积极利用两微一段等多媒体手段对本次活动进行现场图文直播,并通过PC端及时将考察团专家的考察手记对外传播,及时与外界分享考察团的考察成果与收获。中国甘肃网总编辑张振宇在介绍本次活动的宣传情况时说,甘肃是华夏文明、古丝绸之路及玉石文化发展的重要阵地,“玉帛之路”文化考察活动能在陇原大地连续举办是对甘肃的厚爱,也将不遗余力与专家学者一道,共同研究、挖掘、弘扬玉石之路及丝绸之路的文化内涵,为甘肃华夏文明的传承、玉石文化的传播搭把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