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新中国教育不如民国的人毫无良知
原标题: 新中国教育不如民国?荒唐!
网上近来疯传一些段子,吹捧民国时期的教育。拿那时的著名文人与如今相比,又拿当时教授的工资与如今相比,再拿当年免费的高等教育与如今相比,最后得出的结论不言而喻:中国的教育每况愈下。
事实果真如此吗?那些对当今教育制度不满的人可能会相信这些似是而非的段子。但事实胜于雄辩,比较当今的中国经济与民国时的经济,就会明白教育进步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无论说民国时期的教育如何“先进”,一个不争的事实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时,中国人的识字率大约在10%~20%。在这么少的识字人口中,能上大学的更是凤毛麟角。所以,民国时期能上大学的人是什么社会背景,不用费更多口舌就能想明白。对这么小的精英阶层搞免费高等教育,虽然对政府是个负担,但却也是承受得起的负担。今天,中国的识字率在人口的90%以上。今年大学的报考人数在939万左右,各大学招生计划总数大约在698万左右。拿民国时期区区几个知识分子跟如今庞大的知识人口相比,能说明什么问题?
从另一个角度看,中国的教育经费分配主要是向基础教育倾斜的,小学、中学教育得到的政府资助比例要超过大学教育。正是这种分配模式奠定的基础,才让中国在世界舞台上脱颖而出。笔者记得上世纪90年代曾读到过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做的一份报告,比较中国的教育制度与非洲国家的教育制度,它的结论发人深省。中国与非洲国家教育制度的最大差别是中国教育经费中70%用于基础教育,高等教育只占政府教育经费开支的30%;而包括非洲在内的大部分发展中国家,这一比例是反过来的,70%以上用于高等教育,不到30%的教育经费用于基础教育。别小看这点差别,因为正是这种差别决定了中国能成为“世界工厂”,而许多劳工成本比中国低得多的发展中国家却很难吸引到外国投资。
新中国建立后,教育以提高广大民众的知识水平为目标,一方面为成年人开办了各种识字班,另一方面强调儿童的普及教育。中国的基础教育开始时与学习农业基本技能和工业基础知识相结合,民众的识字率迅速提高,就业能力大大提高。但不久后,教育被政治运动冲击,受到一定影响。文革后的高等教育恢复对中国的发展起了重大作用,但也走过一些弯路。总的来看,中国重视基础教育大大提升了劳动力总体水平,使大型跨国公司愿意到中国投资,因为它们能找到大量可以适应工业化生产的劳动力。当然,中国的教育制度并非无懈可击。大家在批评中国教育制度时,有时是“恨铁不成钢”,希望中国的教育制度能变得更好一些,培养出更多的不仅有基础知识、更有创新精神的人才。但我们必须正视历史,不应该让那些不切实际、甚至混淆黑白的流言蜚语混进批评声中,误导我们的青年。
▲(作者是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