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强音”引发世界回响

24.01.2015  22:53

  李克强总理在世界经济论坛发表的特别致辞,获得了会场2000余名参会者经久不息的掌声;而总理在达沃斯释放的中国“强音”,也在全球范围引发广泛的报道与回响。

   一个“新的中国经济”正在浮出水面

  李克强发表特别致辞的前一天,中国刚刚公布了2014年的经济增速。美联社发表评论称,李克强总理在这一时间发表的主旨演讲,有效缓解了各方对中国经济增长前景的担忧。

  印度报业托拉斯22日刊文指出,中国总理李克强在世界经济论坛年会中发表重要讲话,不仅排除了中国由于房地产风险引发系统性金融危机的可能,也为中国深化改革再度宣誓。英国广播公司(BBC)也认为,总理的讲话在论坛年会上展示“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心”,让世界了解中国将不断深化改革,解决面对的许多深层次矛盾和结构性问题,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发展。

  另一些媒体则从总理的致辞中寻找中国经济未来走向的“信号”。英国《金融时报》认为,李克强演讲表明,中国政府将不会重复2008-09年的刺激举措,而是将寻求通过市场改革实现经济增长。美国彭博新闻社则认为,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达沃斯告诉全球领导人,中国经济不会硬着陆,并且当局正聚焦于确保经济实现长期的中高速增长。

  “事实上,中国发布的经济数据确实有一些中国经济正在结构调整的迹象:城乡居民收入增幅双双高于GDP增幅,推动了消费开支和服务业增长。”文章中写道,“这正是中国领导人所乐见的。”

  报道随后援引专家评论称:一个“新的中国经济”正在浮出水面。

   李克强提出中国经济“双中高”的转变,将重新定义中国与世界的经济关系

  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经济的发展前景关系着全球经济的冷暖。因此。在关心中国经济的同时,更多媒体也希望从中国总理的致辞中,找到全球经济的“利好”消息。

  美国《全球邮报日报》21日报道称,2014年中国首次成为资本净输出国,为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提供了双赢的合作机会。而李克强总理在会见达沃斯论坛创始人兼主席施瓦布先生时的讲话表明,中国的资本出口已经并将为全球经济不断带来新的活力。

  “公平地说,中国的资本出口已经为全球经济带来了活力,避免更多国家陷入衰退。”文章写道,“据业界预测,在未来十年内,中国对外投资的总规模有望将达到1.25万亿美元,将为提振全球经济发展不断注入新的生机。”

  彭博新闻社援引专家评论认为,李克强所提出的中国经济“双中高”,将重新定义中国与世界的经济关系;中国将从世界工厂变成资金和创意的出口国。诺贝尔奖获得者保罗·克鲁格曼则向媒体表示,未来“依然属于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