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设空间科学大国要发射什么“星”?

03.06.2016  00:09

  中国兰州网6月2日消息 2016年是中国航天创建60周年,宇航发射次数将首次突破20次。毫无疑问,中国已是航天大国。

  “我国空间科学整体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仍有很大差距。”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高级顾问顾逸东院士2日在中科院分学部学术报告会上说。

  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中心主任吴季也在受访时说,中国直到2015年年底才首次发射了专门用于科学研究的卫星,“这与航天大国的地位并不相称”。

  顾逸东列出一组数据:2014年,中国尚无一颗科学卫星;截至目前,全球约有120颗科学卫星,中国仅有两颗;国际累计进行5000项以上的空间科学实验项目,中国约为120项。“从空间科学产出来看,中国的论文数量排在世界第七、影响因子排在世界第十二,严重依赖对他国公开数据的二次分析。”

  “实践十号”卫星首席科学家胡文瑞院士亦有同感。他指出,中国空间科学事业的现行体制是“三驾马车”: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中国科学院。“需要将空间科学活动统一起来。”他说。

  据统计,自1957年人类发射第一颗卫星以来,有2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是以科学卫星数据得出研究成果,其中17位来自美国。

  吴季说,“空间科学卫星是人类认知自然取得重大突破最重要和最直接的手段之一,对宇宙的探索和探究可使中国在基础科学方面不断产出重大原创性成果。”此外,还将引领中国实现从航天大国到航天强国的跨越发展,为航天产业升级提供新的增长点。

  在科学家们看来,中国发展空间科学已具备较坚实的学术基础和研究积累。成功发射的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微重力科学实验卫星“实践十号”,中国官方已批准实施载人空间站工程、探月三期工程,正在论证的深空探测计划,都令人兴奋。

  眼下最受关注的莫过于将在2016年下半年公开亮相的两颗科学卫星:“量子科学实验卫星”、“硬X射线调制望远镜”。前者将在世界上首次实现卫星和地面之间的量子通信,构建一个天地一体化的量子保密通信与科学实验体系;后者有望发现超大质量黑洞、研究中子星和黑洞强引力场中的动力学和高能辐射过程。

  吴季说,中科院已遴选出5个空间科学卫星项目:中欧联合空间科学卫星任务太阳风—磁层相互作用全景成像卫星计划(SMILE)、磁层—电离层—热层耦合小卫星星座探测计划(MIT)、全球水循环观测卫星(WCOM)、爱因斯坦探针(EP)、先进天基太阳天文台(ASO—S),这些卫星争取在2020年前后发射。

  “不过,仅以5年为一个周期遴选实施空间科学项目的方式并不合理。”吴季说,一项空间科学计划从科学思想的确立到最后发射,需要十年乃至数十年。他建议,将科学卫星系列纳入体现国家战略意图的重大科技项目,通过长期可持续发展,实现中国空间科技创新能力从“跟踪”为主向“并行”和“领跑”转变。

  科学家们还提出,经过20—30年,要使中国空间科学整体跨上新台阶,迈入世界先进行列,并在若干重点领域取得有重大影响的突出成就和国际领先的科学发现,使中国成为具有重要国际影响力的空间科学大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