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应从“西方与俄罗斯互相掐架”中学应对之策

11.08.2014  04:01

  乌克兰危机引发美欧俄的大规模贸易战。被绑上美国战车的欧盟,出台长达7页的制裁清单,把俄逼到“死胡同”。“耸耸肩膀”的普京“绝地反击”了。俄罗斯7日宣布,禁止进口原产于美国、欧盟、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挪威的部分食品。

  面对俄罗斯的强硬回应,德法英意等大国就不提了,他们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但害得一些欧洲小国纷纷“喊痛”。“欧美VS俄罗斯的制裁大战,波兰哭了”,一些波兰人在社交网络上发起“吃苹果”运动;挪威三文鱼产业或将因俄反对制裁措施受重创,挪威美威公司7日股价大跌12%……白俄罗斯、乌兹别克斯坦和南美的厄瓜多尔、智利、巴西、阿根廷等国脸上乐开了花,纷纷表示愿意利用这一千载难逢的机会,向俄供应食品。

  “普京有骨气,够爷们”、 “俄罗斯,中国跟你在一边,你什么都不缺”、“中国朋友不会让俄罗斯男人和士兵没有伏特加喝的”、“禁航的主意不错,免得又有什么不明不白的飞机掉下来背黑锅”等,网民对俄绝地反击一片赞美,“给奥巴马颁发一吨重的中俄友谊奖巨型奖牌,挂到白宫顶上”。

  42年前,尼克松访华之后,出现了“中美苏大三角”。中国作为弱小的一方,成功地周旋于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之间。在42年后的今天,中美俄三角关系的发生本质变化,中国成长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俄罗斯尽管是经济较弱的一角,但在全球安全架构中,因为其强大的军事实力,仍然是美国最重要的对手。

  美国为了保住世界老大地位一百年,其阴谋一眼看穿:在欧洲,美国支持发动乌克兰政变,绑架欧盟,离间欧俄,借乌克兰局势打压俄罗斯;在西太平洋,借东海南海问题,联合日菲越等国对抗中国,美国坐收渔利。谁知“横的怕愣的,愣的怕不要命的”,面对强硬的普京,美国“打也打不得,碰也碰不得”,只得实施经济制裁。中国与俄罗斯是唇亡齿寒的关系,不远的将来,美甚至有可能借东海、南海问题制裁中国的。

  美国胁迫欧洲,拉开了新的冷战序幕。新的地缘政治的对抗错综复杂,每个国家都需要极大的政治智慧保护自己的国家利益。中国作为俄罗斯最大的邻国和最大的贸易伙伴,坚决反对贸易制裁,重申解决乌危机的“唯一途径就是进行谈判”。但当制裁从口头上落实到行动上时,这促进了中俄的走近。俄罗斯为摆脱制裁,将与中国联系将更加紧密。中国可以借此和俄罗斯扩大双边贸易规模,打好发展经济这张牌。

  对俄罗斯,网上现在仍有一些人对俄侵略中国的历史耿耿与怀,骂支持普京是“数典忘祖”。“如果现在我们执着于俄历史上对我们的伤害”,不是“雪里送炭”而是“落井下石”,实际上最高兴的应该是美国,“我们不但什么也得不到,甚至可能会失去更多”,“俄罗斯打趴下后,美国下一个目标就是中国”,“俄罗斯不行了,对中国不是好事”。“时代在变利益高于一切,抱着老观点小家子气,没出息”“团结可以团结的一切力量,分担压力,壮大自己,到处树敌是愚蠢的行为”。

  共和国诞生之后,“制裁+封锁+禁运”一直陪伴着我们成长,美欧直到现在还对中国实行武器和高科技封锁。它时刻鞭策我们要自力更生未雨绸缪。美国惯于拉偏架打群架,“俄罗斯的今天可能就是中国的明天”、“今天制裁俄罗斯可能是明天制裁中国的彩排”,我们一定要从中学到应对之策。

  前美国副国务卿尼古拉斯·伯恩斯在《纽约时报》撰文抱怨道:“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把我们拴住了10年,把我们的注意力从重要得多的挑战上面引开了”,中国因此迎来黄金发展的十年。如今美欧俄互掐,中国与美国和欧洲“和而不同、斗而不破”的战略格局将长期化,与俄等金砖国家的战略合作也将长期化。“普京大帝终于出手了!制裁与反制裁,美欧开启了游戏,让普京陪他们玩下去”。

  “夏天就要过去,冬天就要来了,断气行动马上打响,看谁狠”。中国只需埋头发展壮大自己,我们不会忘记“落后就要挨打”的教训,“国家弱小谁都会踩上一脚”。(作者是网络舆情分析师、职业网评人;环球网特约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