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在南太平洋纵横捭阖打破美国战略围困

26.11.2014  12:25

  2014年年末,中国演绎着一系列的外交大片,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是当仁不让的领衔主演。

  从参加布里斯班G20峰会,到访问澳大利亚、新西兰、斐济三国,并同太平洋建交岛国领导人举行会晤,习主席10天到访3个国家,开展80余场双多边外交活动,同近40位外国政要接触、交流。这场具有特殊意义的外交之旅,可用“深耕南太”来评价。舆论场对这场外交大戏取得的“干货”和“硬货”,如自贸协定、关税减免、文化交流等评述甚多。笔者以为,中国深耕难太最重要的成果有两个。

  其一、突破美国对华地缘政治围城。

  中美两强博弈浩瀚太平洋,成为这个时代传统强国和新兴国家最宏大的外交主题。但太平洋并不太平。尤其西太平洋地区,因为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而复杂化,美国意在构筑一个以亚制华的地缘政治包围圈,对中国予以遏制。澳大利亚与日本皆为这一战略的主角,是所谓“亚洲北约”的核心成员。

  中美两强博弈正酣,中日结构性矛盾难解,菲越对华心存忌惮...突破美国对华地缘政治围城,南太国家是突破口,澳大利亚是关键。中澳关系不同于美国对华的瑜亮情结,也迥异于中日关系的历史纠葛和现实冲突。澳大利亚在地缘政治上配合美日制华,但也有着符合本国核心利益的弃保底线。中澳战略关系升级,即属明证---在中美日“三国演义”中,澳大利亚起着战略缓冲期的作用。

  中国和新西兰亦升格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澳新作为南太最重要的国家,中澳中新关系的新局,在提升中国南太影响力方面具有纲举目张的意义。中国国家元首首访斐济并和南太诸岛国的外交“群英会”,既强化中国在南太诸岛国的影响力,亦能向全世界诠释中国“大块头”和南太“小不点”亲诚惠容的和谐关系---国家分大小,平等无障碍。在中国战略力量提升引发一些小国特别是邻国对中国充满猜忌的现实下,中国和南太岛国的融洽关系具有新示范效应。

  其二,解套TPP隔离中国地缘经济藩篱。

  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定(TPP),涵盖亚太12国的谈判已届收官。但没有中国,不公平,也不正常---因为TPP最终将形成将世界第一贸易大国隔离在外的区域贸易机制。这意味着,中国和区域内主要贸易伙伴关系之间,无形中增加了一堵贸易壁垒之墙,中国和毗邻国之间发生经贸关系将时时处处碰壁。即使现在邀请中国加入TPP,也面临着艰难的谈判。

  作为美国主导的区域贸易机制,要的就是对中国的地缘经济掣肘。中国无法参与其中破局,只能从内部堡垒去攻关,中澳(自贸协定FTA)就是解套TPP藩篱的利器。习主席访澳传来了好消息,中澳实质性结束自贸谈判协定,未来中澳将实现“零关税”。这是中国和相关国家自贸谈判中水平最高的一个,加之中新(新西兰)FTA、结束实质谈判的中韩FTA,中国可从TPP内部破解对华的地缘经济藩篱。

  由于中国在APEC峰会上力推亚太自贸区(FTAAP),还有中国和东盟自贸区,亚太区域将形成各种层次相互交叉的自贸协定(区),TPP孤立中国的作用将被稀释和消解。

  习近平主席说:“我们要继续做全球自由贸易的旗手,维护多边贸易体制,构建互利共赢的全球价值链,培育全球大市场。”任何画地为牢和划定势力范围的地缘政治和经济小圈子,都不合时宜。中国和澳新斐及南太岛国的一揽子经贸合作“干货”,已经证明了所有国家都会从本国的经济利益出发,理性选择本国外交方向。作为世界上最活跃的新兴市场,南太各国离不开中国,南太也是中国“一带一路”外交的海上丝绸之路延伸,是中国“走出去”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美国亚太再平衡,归根结底是连横合纵平抑中国战略力量。中国则须见招拆招,在地缘政治和经济上齐头并进突围。亚太多边外交,其实都围绕中美大国关系而展开。从APEC、G20两场峰会到习近平主席的南太外交,也不例外。不过,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核心要义是“”--不能重蹈历史上新老大国零和博弈和两败俱伤。

  http://opinion.china.com.cn/opinion_4_1156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