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司法体制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 多项措施加速落地

22.09.2015  13:05

  中国兰州网9月22日消息 21日,中央司法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姜伟在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目前,多项与百姓权益密切相关的司改措施正在加速落地,从立案登记制的全面实施,到人民陪审员制度改革试点,再到司法责任制在多地“破冰”,中国司法体制改革取得了多项突破性进展。

  据中央司法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姜伟在介绍,中国司法体制改革正在积极稳妥推进,已经取得包括人权司法保障机制建设、司法权运行机制改革等四方面的突破性进展。比如出台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使“立案难”问题得到逐步缓解。

  据了解,自今年5月1日起,中国各级法院全面实施立案登记制。作为新一轮司法改革的重要内容,立案登记制实施后,法院不再对起诉进行实质审查,仅对起诉的形式要件进行一般性核对,以此降低立案门槛,保护当事人诉权。姜伟说:“自今年5月1日起实施,截至7月31日,全国各级法院共登记立案378万余件,同比增长27.8%,当场登记立案率达90%,“立案难”问题逐步缓解。”

  自本轮司法改革启动以来,包括呼格案、张氏叔侄案等一批冤案昭雪,让老百姓感受到司法公信力的提升。中国最高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孙谦在发布会上指出,防止冤假错案,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未来将完善工作机制等各方面制度设计,使那些无辜的人不受冤枉。

  “大家都知道,根据法律规定,公安机关逮捕犯罪嫌疑人要经过检察机关批准,批准之前有一个审查逮捕,我们现在审查什么?就是审查证据,有没有确凿的证据?包括起诉到人民法院,起诉之前,我们审查的重点就是证据是不是确实和充分。关于这一点,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委员会在7月份刚刚通过两个决议,就是关于逮捕案件的证据审查标准和刑事案件的公诉证据标准,每个案件必须达到标准,不达到标准的不能再往下一个诉讼环节进行。”

  当前,随着司法改革的深入推进,包括员额制、省以下法院检察院人财物统管在内的涉及司法人员切身利益的深层次改革也在多个试点省市一一破题。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所研究员熊秋红表示,下阶段将进入存量改革阶段,难度更大,需要凝聚共识,协同推进各项改革。

  “当下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过去改革侧重于技术层面,现在新一轮改革更多涉及体制性问题,解决检察院和法院之间关系,还有司法机关内部上下级之间的关系,与每个机构的切身利益都是相关的,涉及司法权力的重新分配和调整,难度更大。如果说过去改革主要是增量改革,那么现在就剩下难啃的硬骨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