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2025”如何实现

12.03.2015  12:21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要实施“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工业互联网”等新词吸引了各方关注。“中国制造2025”规划将给中国制造业勾画怎样的蓝图?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迈进,着力点在哪里?

    “顶层设计

    ”引领制造升级

    记者:当前,提出实施“中国制造2025”具有怎样的意义?

    胡凌云:制造业是为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提供技术装备与物质消费产品的战略性支柱产业,是国家综合实力和科技水平的集中体现。自2011年起,我国制造业规模超过美国,跃居世界第一,然而,与美、德、日等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制造业资源消耗大、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等问题依然突出。

    高美琴:提出“中国制造2025”,这对于制造业转型升级影响深远。这需要加强顶层设计,通过互联网和传统工业的融合,抢占中国制造新一轮发展的制高点。

    徐一平: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使企业生产组织的方式,包括生产方式都发生了变化。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及的“中国制造2025”与“互联网+”行动计划,就是要在推进消费互联网基础上,让产业互联网有更大发展。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各国都在研究如何抢占新一轮发展制高点。要推动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注重提升创新能力,打造产业集群,培育智能制造装备、轨道交通装备、工业机器人、工程机械等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区,同时还要推动创新成果转化。

    “互联网

    +”到底“+”什么

    记者: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技术新应用将在制造业迈向中高端过程中起到怎样的作用?“互联网+”有什么深意?

    高美琴:全球互联网连接了30亿网民,创造了辉煌的技术奇观,基于互联网的物联网更是一个浩瀚无边的蓝海。“互联网+”是以互联网平台为基础,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与各行业的跨界融合。“互联网+”以信息通信业为基点全面应用到第三产业,形成了如互联网金融、互联网交通、互联网教育等新业态,并向第一和第二产业渗透。当前,我国物联网国产核心技术尚未形成主导地位,硬件方面,我国目前虽然已经掌握了传感器等生产技术,但在芯片生产等方面仍存在技术短板,过于依靠进口;软件方面,物联网涉及的众多产业中,并没有形成具有较大规模的国产物联网操作系统与技术标准。

    徐一平:除了创新驱动,智能转型是制造业迈向中高端的另一个重要方向,即中国制造向中国“”造升级。“中国制造2025”的本意就是以智

    能制造为突破口,而智能制造就是通过互联网让机器与机器“对话”,通过信息化的手段来加强企业的管理、制造、生产,包括产品的全过程信息化,这也是产业互联网发展的重要方向。

    胡凌云:面对我国制造业产业过剩和产业转型的严峻挑战,如何实现制造业的智能转型,形成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传统制造业并驾齐驱、现代服务业和传统服务业相互促进、满足国内需求与进军国际装备制造业市场的产业发展新格局,成为摆在大家面前的重大课题。建议加快推进航空、航天、航海等特殊重大工程的智慧制造专项工程,形成高效、优质的良好生态产业链,提高国家的核心制造能力;注重发展科技惠民的智慧制造产业,加快研究、制定与推进有关智慧制造的相关标准。

    “智能转型

    ”呼唤人才转型

    记者:加快从制造大国转向制造强国,需要怎样的机制创新和发展环境?

    徐一平:要落实创新驱动,把创新成果转化成实实在在的产业活动。一是强化科技同经济对接。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全方位推进产品创新、商业模式创新。二是强化创新成果同产业对接。推进企业主导的产学研协同创新,让科学家的手和企业家的手握在一起,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三是强化创新项目同现实生产力对接,集中力量开展重大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强化创新人才培养引进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对接。

    胡凌云:要加快研究以大学集聚区为核心引擎的“知识创新硅谷”孵化器的机制设计与政策建设,为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转变提供永续动力,为传统企业升级换代提供技术创新植入的引擎与突破口,为高科技创新性企业的孵化、成长提供土壤。

    高美琴:形成高端人才群体是我们创新发展至关紧要的前提和基础。要高度重视人才引进和人才培养,要给他们提供一切我们能够提供的条件,使他们尽可能释放聪明才智,把他们的研究成果尽快转化为经济发展的新优势。要从观念、投入、制度等方面入手,建立灵活多样的职业培训学习制度,提升职业技术院校培养技能人才的水平,创造有利于创新的人才激励机制。

    □据《光明日报》冯蕾李慧/文

    纵论“中国智造

    中国电子学会秘书长徐晓兰委员:

    促进机器人产业发展

    机器人是“制造业皇冠顶端的明珠”。要加强顶层设计,把机器人技术对相关领域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产业发展特别是基础工业水平的渗透、辐射、带动作用充分发挥出来;要通过国家战略开展工业机器人整机、核心零部件、系统集成应用技术的联合攻关;要依托骨干企业或科研院所建设学科交叉、综合集成、机制创新的机器人系统仿真测试平台和数据中心,缩短科技成果转化周期。

    浙江省侨联副主席陈乃科代表:

    用云计算推动金融创新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到,大力发展普惠金融,让所有市场主体都能分享金融服务的雨露甘霖。我认为,要实现这个目标,需要通过发展扶持自主可控的云计算技术推动国内金融行业的改革创新。在金融行业采用具有自主可控技术的云计算平台,需要在数据库、中间件、云计算和大数据平台采用全套自主可控技术,以确保金融安全。下一步,建议政府为金融业云平台上的大数据参与者提供产业扶持政策,鼓励金融机构设立“首席数据官”职位和部门。

    神州数码董事长郭为委员:

    加快大数据开放共享

    大数据将为中国从制造大国转向制造强国提供新的机遇。当前,我国数据开放缺乏法律法规、执行标准、开放标准。建议展开数据开放的立法工作,建立数据开放立法推进委员会,尽快启动数据开放立法;建立数据开放标准、界定数据开放边界,确实有效地建立数据开放的法制基础;在一些城市建立城市试点“城市数据资源管理中心”,在网信办的监督下,运用PPP模式,以企业为建设和运营主体,将政府、社会的数据汇聚起来,建立城市级开放数据的统一管理平台,为数据应用创造条件。

    华融资产管理公司董事长赖小民代表:

    用互联网完善征信系统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征信系统发展水平仍较落后,在社会信用环境、社会征信机构层次及信用法制体系建设等方面仍存有不小差距。我国征信业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在大数据时代存在着征信法律制度和业务规则不够完善、征信机构数据处理能力有待提高等问题。未来,征信业发展要从制度设计、技术进步、信息共享、监督管理和隐私保护等方面不断创新,促进征信体系在大数据背景实现跨越式发展。

    东旭集团董事长李兆廷代表:

    加强研发“弯道超车

    平板显示是技术和资金高度密集的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近年来,通过自主创新和国际合作,京东方、天马、华星光电、东旭等一批本土企业逐步掌握了部分核心技术和关键部件的生产制造工艺,初步解决了我国“缺屏之痛”,但面板上游核心关键材料缺失问题亟待解决。建议国家加强对玻璃基板产品的战略布局,对高新技术企业在产业升级中广开融资渠道,鼓励风险投资基金等投向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支持平板显示玻璃技术和装备国家工程实验室开展技术研发,实现玻璃基板产业的弯道超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