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发挥中国传统文化对当前社会心态的调适功能
原标题:充分发挥中国传统文化对当前社会心态的调适功能
综观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文化既表现在对社会发展的导向作用上,又表现在对社会的规范、调控作用上,还表现在对社会的凝聚作用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驱动作用上。就个人而言,文化起着塑造个人人格,实现社会化的作用。不可否认,当前中国的经济在获得了巨大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文化心理层面的各种风险,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这就是说,经济的增长在带给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也相应地拉大了贫富差距,极易使公民心态产生极大的反差,社会不满、不信任、隔阂和焦虑等情绪就会与日俱增,会导致仇富、仇腐心理的出现和平均主义心态的复发,这不仅会影响当前社会公民的心理健康,也会对社会稳定带来严重的危害。因为良好的社会公民心理是维系一个国家、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重要条件,消极的社会公民心理是影响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社会团结和谐的祸因。
社会的发展,历经着文化的洗礼。文化在精神上引导人和启迪人,在制度上制裁人和保护人,在物质上满足人和愉悦人。今天,文化更是以自身的无可抗拒的力量,影响着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认知和把握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内涵,将有利于生活在当今中国社会环境中的个人、组织等的生存和发展。一个国家和民族,贫穷落后固然可怕,但更可怕的是精神空虚。而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它不仅包含着各种思想、观念,也蕴涵着丰富的心理调适功能。针对当前社会的现状,解决目前存在的问题,又要适合本国国情,就必须充分发挥中国传统文化的社会调适功能。
首先,发挥中国传统文化“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功能,这符合目前社会心态调适的需要。对于中国传统文化,许多人存在误区,认为它只是一种理论,一种意识形态,一种说教,与我们的生活没联系,与工作不搭界。事实是,虽然我们生活在现代社会里,却也是生活在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中,这种文化的得失与消长,无时无刻不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中国传统文化不仅为中国经济发展提供一种精神上的推动力,而且提供某种“制动力”,使中国经济不致脱离常轨,保证社会各方面协调运转。只有我们掌握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让它积极、向上的理念如行云流水般影响我们的工作学习,进一步影响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与安定团结。
其次,发挥中国传统文化理性思考的功能,调适当前公民期望值过高的误区。公民目前对我国改革的期望值过高。不少公民存在这样的倾向:只许改革成功收益,不许改革失败受损;只求自己在改革中获利,不求自己在改革中作出牺牲,一旦利益受损,就大发牢骚、怀疑改革。因此必须使每一个中国公民,清楚地认识到改革在经济社会中的艰巨性和曲折性,不是一蹴而就,要合理增强社会挫折感,同时要加大社会凝聚力,让每个社会公民在社会转型期都具有风雨同舟、同甘共苦的积极心态。
再次,发挥中国传统文化顺应自然的功能,调适当前公民由急功近利引发的误区。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天地之道,都要遵循自然,何况人类的行为举事?又如“治大国若烹小鲜”,是说明顺应自然之理:小鱼肉嫩易碎,油烹时必须小心翼翼,切不可频繁翻动;大国人众,尾大难调,政策稳定为关键。这一大一小的比喻,形象地说明了顺应自然的原则理应如此。经济发展,社会转型,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相互间的矛盾、摩擦在所难免。如果我们凭着“无厚入有间”的方式来解决矛盾、摩擦,既顺应天地之道,维持社会、环境和谐,又避免人与人之间相摩擦所引起的伤害。
第四,发挥中国传统文化“和而不同”的功能,是营造社会和谐的关键。和谐本义是指不同音阶之间的协调。引申到人类社会,即指人与人之间、阶层之间、民族之间、国家之间关系的协调。一个社会越是封闭保守,社会偏见就越多,社会和谐的氛围就难以形成。要克服目前的社会偏见,营造社会和谐的良好氛围,就必须用历史的、包容的心态来接受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新观念、新情况、新问题,切实提高公民认识社会现象,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不能以叶障目,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学会以全面、长远的心态看待发展中出现的问题。这不仅是传统文化的发扬光大,也是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
总之,中国传统文化它是一种理性的文化,从产生开始就是一种以伦理思想为核心的实用理性文化,可以让社会中的每一个公民都能从传统文化中汲取精神营养。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社会上存在着诸多矛盾与问题,教育引导广大群众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关乎国家的命运和人民的切身利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反映的民族精神、文化理念和价值追求在当今仍有借鉴价值意义。新的时代,应正确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
(作者系中共兰州市委党校工作处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