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造中国中东事务新角色——习近平主席新年首访前瞻

19.01.2016  10:19

  中国兰州网1月19日消息 新年伊始,习近平主席首访中东。这是今年中国外交的第一场重大行动,也是中国国家主席时隔多年后到访沙特、埃及和伊朗,受到外界高度关注。

  中东地区自古就是战略要冲,三国也是该地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国家。分析人士认为,此访对中国整体外交布局意义重大,将有力提升中国同往访国的双边关系和务实合作,塑造中国在中东事务中的新角色。

   中东新角色初见雏形

  “习近平主席上任三年多来足迹遍布除中东以外的所有地区。这次访问可以说是实现了中国整体外交布局的最后一环。”中东问题专家、宁夏大学中国阿拉伯研究院院长李绍先说。

  据外交部副部长张明介绍,习近平主席对沙特的访问将对未来5至10年中沙关系和各领域合作进行整体规划,两国将发表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对埃及的访问恰逢中埃建交60周年,将全面规划中埃关系未来发展,是一次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访问;对伊朗的访问对中伊关系具有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重要意义,将开创中伊关系全面、长期、稳定发展的新局面。

  与此同时,今年是中国同阿拉伯国家开启外交关系60周年。习近平主席将在访问期间同海湾合作委员会、伊斯兰合作组织、阿拉伯国家联盟等区域性组织的领导人晤,并在访问阿盟总部时面向中东、阿拉伯国家发表重要讲话。

  “三个往访国都是中东地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国家,访问三国对发展中国-中东关系有‘提纲挈领’之意。随着这次访问,中国在中东事务中的新角色也将初见雏形。”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助理研究员白联磊说。

  分析人士认为,中国在中东不谋求私利,在地区事务上发挥了独特建设性作用。当前中东局势进入了更为关键的时期,也更需要中国的参与,中国未来在中东进程中可以扮演更加积极的角色。

    “一带一路”引领务实合作

  五天三国,此访延续了“习式外交”一贯的务实紧凑风格。据张明介绍,访问中,中国将同三国进一步对接发展战略,推进能源、基础设施建设、贸易投资便利化以及航天等高新领域合作。

  “三个国家尽管经济发展水平不同,但对中国抱有共同期待,希望通过合作带动本国经济发展。三国也是中方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合作伙伴和积极支持者,双方经济合作潜力巨大。”李绍先说。

  他说,当前油价低迷,沙特迫切需要推动能源经济外的多元化发展;埃及此前经历了中东乱局,经济亟待恢复重建,其国内新苏伊士运河项目也将与“一带一路”进行对接;欧美刚刚解除对伊朗的长期制裁,伊朗正迎来重大发展机遇期,发展潜力巨大。

  “习主席访问中东,或可通过元首推介,使建设‘一带一路’成为中国和中东伙伴共同的战略机遇。”白联磊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