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医药报】甘肃省肿瘤医院走出中西医结合防治肿瘤新路径

15.09.2015  09:41

?


      甘肃省肿瘤医院

        走出中西医结合防治肿瘤新路径

    通讯员    夏小军  安跟会 迟婷 狄海龙     

        甘肃省肿瘤医院自1972年建院以来,始终坚持中西医合、  两条腿走路的办院方针,重视中医药科技进步与创新,全面开展中医诊疗和中医药适宜技术,夯实中西医结合防治肿瘤技术平台,积极发挥中医“治未病”优势,努力从源头上减少病人,让患者最大限度受益,赢得了广大患者的信赖与好评。

      甘肃是肿瘤高发省份,肿瘤发病率呈逐年快速上升趋势,相应的医疗费用也不断攀升。与此同时,甘肃又是一个经济欠发达省份,经济总量小,人均纯收入低,疾病保障水平不高。这些突出矛盾,已成为当前甘肃肿瘤防治事业的新课题。生活质量和生存时间是肿瘤治疗的金标准。而在延长肿瘤病人生存间、提高生活质量方面,正是中医药的独特优势。临床实践证实,规范的中药治疗越早介入,越有利于肿瘤病人的长期生存及生活质量的提高。

打造中医特色科室

        近年来,甘肃省肿瘤医院在原有中西医结合科的基础上,成立了中医管理科,开设了名中医工作室、中医康复理疗中心及中医营养膳食中心,并在全院19个临床科室全部建立了功能完善、设施齐全的中医综合治疗室及中医营养膳食中心。截至目前,医院共开设中西医结合病床450张,占全院总床位数的38%,有中医药及中西医结合人员420人,占全院职工总数的32%;肿瘤外科系统、内科系统及放疗系统各科室全部配有中医师,并建立了中医与西医科室的联合协作机制,中医专家每人包干1~2个西医科室,每周到西医科室会诊查房至少2次,为住院患者提供中医药治疗,指导西医科室开展中医药临床工作;整合现有学科资源,将肿瘤内科、放疗科、特需病房整合为中西医结合肿瘤诊疗中心,同时,在临床诊疗、科研课题申报、院内制剂研发应用等方面进行综合协作;建立装备优良的中药煎药房,配备膏方机等常用器械,逐年增加中药饮片及中成药使用种类。

在搭建平台的基础上,医院不断建立健全中医中药工作制度和修订诊疗规范,完善中医师查房制度,制定了中医药发展长远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在日常管理和绩效目标中设定考核指标,引导临床医生使用中医中药,有力地保证了中医药工作在全院的顺利开展,提高了恶性肿瘤的治疗效果。

提供个体化全程治疗

      甘肃省肿瘤医院始终把“改善患者就医感受,减轻患者医药负担,提高患者生存质量”作为在整个医疗过程中遵循的宗旨和追求,积极挖掘传统中医药技术在肿瘤治疗领域的潜力,成立了甘肃省肿瘤医院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临床研究机构,确立了研究对象,编写了《甘肃省肿瘤医院常见恶性肿瘤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对常见十大肿瘤形成了中西医结合诊疗模式和临床路径,将现代医学与传统医学有机结合,应用于临床之后取得了良好的疗效,并大大降低了医疗费用。在合理有效治疗的前提下,医院重视预防肿瘤的复发和转移,对于术后以及放化疗的患者,在中医学整体观念的指导下,从人体内部脏腑相关的整体性出发,认识疾病发生发展的动态演变。具体治疗时结合临床,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将现有的中医、西医治疗手段采取“有序治疗”与“整体治疗”相结合,由高级职称的中医师会诊并制定中医治疗方案,为肿瘤患者提供最佳的、个体化的中医全程治疗方案,受到广大患者的青睐。

营造浓厚学术氛围

        发展中医药,离不开高素质的中医药专业人才。医院积极引进和选拔不同层次的中医药人才,按照“选、用、育、留”的模式,为人才成长搭建平台,为人才脱颖而出提供必要条件,营造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目前,医院已经形成了一支结构合理的中医药人才梯队。

医院近年来引进经验丰富的高层次中医药人才近10人;培养了一批中医、中西医结合人才,其中4人被评为甘肃省名中医;两年来评聘为甘肃中医学院中西医结合及肿瘤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8人;4名国家级、省级中医“师带徒”老师,全面完成了国家级、省级中医“师带徒”工作。

在积极引进和选拔培养人才的同时,医院定期举办学习班和专题讲座,制定激励政策,充分调动医护人员从事科研的积极性,在全院上下营造一种“尊重科研工作、从事科研工作、服务科研工作”的良好氛围,使“科教兴院、科教强院”成为全院员工的共识和自觉行为。医院还定期举办全省范围内的学术研讨班,总结传承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的经验,自2011年至2015年,已有2520人次参加了省级中医药继续教育项目。

自主研发中药制剂

        医院鼓励临床医护人员开展治疗肿瘤中药制剂的研发,资助科室团队对已经在临床上长期应用的中药制剂进行基础药理实验和临床疗效观察,目标是每个科室根据病种特点开发出2~3个拳头产品,作为院内制剂在全院使用,并在全省医疗机构之间调剂使用。截至目前,已研制出院内制剂30余种,发表中医药论文500多篇,获得各级中医药科技进步奖30多项,出版中医药论著30多册。中药凉膈散治疗放射性肺炎、胆胰合症方治疗肝癌介入后综合症、四君子汤治疗放射性直肠炎、乌云合剂治疗手术后肠粘连等技术,已成为医院特色和优势。

        中西医结合放疗科承担的“复方沙棘(油)制剂配合肿瘤放疗的临床研究”课题,曾获兰州市科技进步一等奖。目前该科80%的患者都在使用中药复方沙棘(油)制剂,用其外敷预防及治疗放射性皮炎。此外,约有15%的患者使用中药决明子煎剂防治放射性口腔炎,30%的患者使用加味四君子汤防治放射性直肠炎,20%的患者使用中医辨证汤剂防治放射性盆腔炎,100%的患者使用中药制剂促愈灵预防放射性皮炎等;腹外科有30%的患者应用中药灶心黄土防治消化道反应,20%的患者应用中药大承气汤防治癌性肠梗阻;乳腺科有40%的患者用中医辨证汤剂预防乳腺癌术后复发,90%的患者使用中医临床路径治疗乳腺炎,院内制剂安乳化瘀丸和安乳消痛丸门诊及术后患者使用率达80%以上,消肿止痛效果显著;头颈科有  60%的患者使用中药系列方预防甲状腺癌术后甲状腺功能减退;骨与软组织肿瘤科自制中药膏及小夹板固定预防肿瘤骨转移患者病理性骨折效果显著。目前,全院有40%的患者服用名老中医经验中药“兰州方”,以提高放化疗疗效,减轻放化疗副作用。“兰州方”在肿瘤患者放化疗过程中始终发挥中医中药的整体调理和扶正固本的长处,不但能够减轻或消除放化疗的毒副反应,而且可以改善体质、增强免疫力、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有效地防止了患者倒在放化疗的途中。系列中药制剂在临床的广泛应用,在社会上形成了  “中西医结合治肿瘤就到省肿瘤医院,疗效好、花费少”的良好口碑。

食疗康复因人制宜

        中药膏方是传统的中药剂型之一。多为20~30味甚至更多的药味组成大型复方,经浸泡、煎煮、过滤、浓煎等一系列复杂工序后,掺入胶类、糖类等辅料而制成稠厚状半流质或冻状剂型。其味道甘美,浓度高,体积小,容易保存,便于服用,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甘肃省肿瘤医院根据不同肿瘤患者的个体体质、不同临床表现确立不同的个性化处方。这些膏方在未病先防、有病早治、既病防变、病愈防复发等方面有很好的效果。

饮食对于肿瘤患者的治疗康复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医院为此成立了营养膳食中心,配备专职营养及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按照药膳食疗原则,制定了具有  “扶正固本、重视胃气、辨证施膳、调摄阴阳”等功效的系列药膳食谱,住院患者在主管医生及营养师的指导下辨证食用,对于患者加强营养和促进康复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太极拳是我国宝贵的民族遗产。既能怡神养性,又能强身健体。由甘肃省肿瘤医院抗癌俱乐部组织的“康复健身系列活动--推广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受到患者积极拥趸。患者在指导老师及医务人员的带领下,练习太极拳,很好地减轻了放化疗期间出现的肢体症状及心理压力。除了推广太极拳,医院还结合患者的身心状况,开展融中医五行音乐疗法、经络拍打、穴位按压、有氧运动、心理放松为一体的系列康复保健活动,辅助患者手术及放化疗后的康复。此外,医院还在2011年6月研发出了一套时长约一小时的康复韵律操。4年来的相关记录显示,坚持做操的病人放疗效果及肢体功能恢复均明显优于不做操的病人。

减轻患者经济负担

恶性肿瘤一般属于中医“癥瘕”“积聚”“虚劳”等范围。《医宗必读》中讲到“积之成者,正气不足而邪气后踞之。”指出癌症只有在机体阴阳失调,正气亏虚的情况下才能发生、发展。中医中药则能通过早期干预和整体调理,增强患者身体机能,调动身体内的本能,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

为了实现早诊早治,甘肃省肿瘤医院始终坚持“临床与科研并重、预防和治疗并重、中医和西医并重”的工作方针,将中医“治未病”和健康管理与临床治疗工作紧密结合,配合“医师多点执业”及“联村联户为民富民”工作,成立由副主任中医师以上人员组成的中医健康宣讲团队,深入基层为群众普及中医养生及中西医结合抗癌防癌知识,手把手指导基层医生开展中医适宜技术。从今年年初开始,医院已相继派出47批次人员赴全省的各市县开展健康讲座及肿瘤防治知识宣讲活动。医院还成立了以肿瘤筛查为特色的健康体检中心,根据患者年龄和日常生活以及工作环境,为不同的人群制订体检方案,进行中医体质辨识,并为体检人群建立电子健康档案,在信息系统设置自动提示功能,定期随访并提供健康指导。

借助互联网媒体平台,院内专家共开设微博305个,其中中医师带徒的5名老师和10余名中医及中西医结合副高以上专家开设了多个微博。中医微博向网民开展各类中医药养生、预防保健知识的宣教,和广大的网民进行互动交流,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自开展中医中药治疗及中医适宜技术康复以来,医院中医康复理疗中心到西医科室参与治疗率达到30%以上,患者人均住院费用及门诊费用下降约15%,平均住院日缩短1.2天,患者满意度上升3%。通过使用司琼类止吐药及使用针刺方法止吐比较,化疗后呕吐反应的患者人均医疗费用下降约1000元;对同一类型的病理性骨折患者,使用小夹板及手术切开内固定比较,人均住院费用下降约5000元,且避免了二次手术;通过中医适宜技术和康复理疗的开展,以及心理疏导的应用,患者的焦虑恐惧情绪得到明显改善,治疗的依从性明显提高,医患关系更加和谐,医疗投诉大幅度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