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凉:一个支点,撬起古老中医一片天——平凉市庄浪县推行中医养生事业发展纪实

24.08.2015  12:23

 

中医,是中国民族的瑰宝,作为“全国文化模范县”、“全国农村中医药工作先进县”和“全省中医药工作示范县”,中医在庄浪有着很深的文化底蕴和氛围,在全省也有较大的影响。

走进庄浪,不管是县城还是农村,百草堂、中医堂、华佗屋等中医药店到处都是,民间老中医、名医很多,甚至一大部分乡村诊所也能开中医药方。在庄浪民间,还流传着很多珍贵中医“偏方”,在治疑难杂症方面,有很好疗效。

由于地处六盘山西麓,生态良好、气候适宜,庄浪野生药用植物资源丰富,品质地道独特。野生大黄称“庄黄”,闻名全国,曾出口日本、韩国、英国等多个国家。

深厚的中医基础和丰富的中药材资源使庄浪中医药发展有了坚实的根基。

在新的时期,庄浪如何适应经济社会文化发展新常态,顺应旅游文化发展新趋势,深度挖掘历史文化,让传统中医在传承中吐芳惠民呢?

庄浪县委、县政府紧紧抓住全省创建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和丝绸之路文化带建设的重大机遇,按照“产业中医、养生中医、人才中医、疗效中医”的发展思路,把中医药与养生旅游深度融合,全面普及养生保健知识,不断夯实中医养生基础,大力推进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不断提升中医药综合服务水平,发展中医药文化产业,使中医养生成为庄浪又一个响亮的品牌。

为了夯实中医养生基础,县上制定出台了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了具体的政策措施和扶持办法,将中医药工作的“三个三分之一”(即就诊人数占1/3、中药收入占1/3、中医药收入占1/3)作为基层医疗机构绩效考核指标;推进县中医院改革,在全市率先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制度,调整了医疗服务价格,对针灸、治疗性推拿等中医非药物治疗项目开展财政补助试点活动;出台优惠政策,扩大中医药报销范围,提高报销比例,确保城乡居民享受便捷、高效、优质的中医药服务。在政策引导下,庄浪县城乡居民看中医、吃中药的积极性更高了。

同时,县上按照提高县级、完善乡级、加强村级的统筹发展思路,促进中医普通门诊向重点学科、重点专科转变。在全面完成中医养生馆建设的基础上,今年投资5390万元,在南城区开建了县中医院住院部楼,在县中医院建成了2个标准化中药房,新购置了中药煎药机、包装机、牵引推拉床等医疗设备,建成省级中医重点专科2个,市级中医重点专科3个,中医特色治疗室7个。在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部设置了中医科和中药房,全部配备了针灸推拿治疗床、治疗凳、智能通络治疗仪等中医药诊疗设备,在所有村卫生室配置了针灸针、火罐、挂图、中医适宜技术指导手册,中医养生硬件条件不断完善。

人才是立院之本、兴业之基。为了培养更多、更专业的中医药人才,庄浪县本着“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通过引进、公开选调、继续教育和院内培训等相结合的方式,集中培训了一大批中医骨干。

为了培训中医药人才,庄浪县还在中医院设立了李可中医药学术流派甘肃庄浪传承基地,通过开展中医论道讲坛、学术交流等,在挖掘名老中医经验及学术思想的同时,开拓临床诊疗思路,继承、发展、创新中医特色疗法。

李可在中医界享有崇高声望,是我国运用纯中医药、从事急症救治的临床大家。2013年以来,庄浪县中医院医院先后派出18名骨干医生,南下广州,拜师李可中医药学术流派传承地南方医院的吕英教授。并在吕英教授的推介下中医院派出7人去重庆学习古九针-立新七针,学成归来的中医,很快在各自的工作中打开新的局面,在全县乃至周边县区掀起了古中医和立新七针热潮。2014年,师带徒60名。2015年,35名指导老师带教105名继承人。

在此基础上,为了不断提升中医药综合服务能力,县上把中医治疗与保健相结合的原则,促进中医药服务由疾病治疗转向治疗、预防、保健、养生全面发展。县中医馆集“中医药诊疗、养生、保健、美容、宣教”等为一体,开展中药熏蒸、足浴、按摩、刮痧、美容、护理等中医药养生服务,今年共计服务2600多人(次)。县中医院在全院推广普及古中医李可学术流派,中医药服务能力得到明显提升,门诊中医药治疗率达到78%、住院中医治疗参与率达到95%。其他医疗机构和基层医院也积极运用中医药知识和方法,开展慢性病患者、孕产妇健康管理服务。目前,县域内挂“养生”牌子,开展中医药熏蒸、按摩、足疗的服务场所增至8家,一批以暖锅、大馒头为代表的药膳、养生宴深得广大群众喜爱,为推动经济发展,促进群众增收注入了新的活力。

                      编辑:马存贵      报道:平凉日报记者 席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