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未回应破译斯诺登情报

16.06.2015  04:01

一名网民正在观看去年11月斯诺登在德国被授予 “斯图加特和平奖”的视频 。

    据《环球时报》报道“俄罗斯和中国破译斯诺登文件致英国撤回一线特工”,在美国一边拉着欧洲盟友对俄罗斯制裁打压,一边帮着亚洲盟友在南海对中国横加指责的时候,中俄双双成为斯诺登“无间道”连载小说最新一章的主角,不禁让人怀疑这里面“意外”的成分有多少。英国《星期日泰晤士报》14日的这篇报道显然取得了轰动效果,中国外交部发言人15日在例行记者会上两度被外国记者追问此话题。微妙的是,截至昨晚本报发稿时,不仅俄中均未对此事作出官方回应,就连据称“遭受重大挫折和损失的美英情报部门”和他们的上级也对媒体保持缄默。从15日的舆论反应看,除了几家美国媒体和网民表达了对“叛徒”和“敌国”的愤怒外,全球范围内对报道真实性的质疑声相当强烈。

    报道发布后,英国不愿对此事做进一步回应,首相府发言人称,“对泄密一事不做置评”。英国外交部则称:《卫报》提出“我们既不能肯定也不能否认这些报五大疑点 道”。但英国各界和各国媒体的质疑声仍然不断。

    作为2013年斯诺登泄密案的主要报道者,英国《卫报》15日就此事提出五点疑问。

    第一,“中俄破获斯诺登手中情报的真凭实据是什么?”斯诺登早已承认将手中成千上万的情报透露给不同媒体的记者,就算是中俄解密了一些文件,也有可能是从记者手中获得,而并非从斯诺登手中直接获取。

    第二,“中俄成功解密斯诺登情报”为何没有听到美国政府有任何说法?白宫、情报委员会以及国会山的议员们一直在不遗余力地抹黑斯诺登。如果斯诺登真如英媒所说,是用情报来换取自己的安全栖身,为什么不见美国出面证实?

    第三点疑问在于时间点。包括英国首相府在内的官方人士,为何在此时对媒体爆料?

    第四,如果说英国军情六处因为此事行动受挫,为什么不是军情六处的上级机构——英国外交部做出回应,却是负责国内情报安全的内政部发言人的讲话被一再引用。

    第五,《卫报》还指出,《星期日泰晤士报》报道中将斯诺登某次飞行目的地搞错。

    曾经是斯诺登案报道团队成员的《卫报》记者格林伍德15日专门撰文,重申上述说法,认为英媒指斯诺登手中文件被破译的说法,并不可信。

    提出质疑的不止《卫报》一家。加拿大广播公司15日称,《星期日泰晤士报》援引卡梅伦办公室一位官员的话说,“至今没有证据表明任何特工因情报泄露受到伤害”——这与另一位匿名英国官员在同一篇报道中所说“斯诺登的手上早已沾上鲜血”自相矛盾。美国“计算机世界”网站认为,斯诺登2013年已在香港将手中所有情报都交给记者,因此,所谓斯诺登用情报换取俄罗斯或是中国“庇护”的说法,未必成立。“中俄真的破解了斯诺登的情报?”德国《明镜》周刊15日质疑称,既然事件如此严重,为什么没有任何证据表明,有任何人受到这一事件的影响?文章还说,华盛顿和伦敦提出类似警告已经发生过多次。瑞士《新苏黎世报》15日称,两周前,美国国家安全局的权力正式受到限制,英国情报机构也在经历类似情况。英美在情报上有密切合作,斯诺登事件曝光后,民众对其质疑越来越大。英国官方选择在此时“确认”这一消息,实则是为情报部门避免被削减权力而制造的舆论烟雾。

    “斯诺登给中俄的一份大礼

    15日在中国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第一个提问的法新社记者就问了中方如何评论英媒有关报道,外交部发言人陆慷答称“不了解有关情况”。英国广播公司记者随后再次问到这个问题,陆慷表示已经看到媒体对此事有很多报道,但中国政府不掌握相关情况。

    俄罗斯驻华使馆新闻官罗曼·卡西耶夫15日表示,他也是从媒体报道上看到中俄破译斯诺登机密文件的,俄使馆暂时没有进一步的消息发布。

    尽管还没有一个当事国官方证实此事,视斯诺登为叛徒的美国媒体还是再次集中发难。15日《华尔街日报》的文章主标题是“斯诺登给中俄的一份大礼”,副标题是“一份报纸称这两个国家已经破译了这个贼的文件”。

    文章抱怨说,斯诺登和他的支持者一直游说奥巴马总统,“给他一点小惩罚,让他回国”。现在这些人将不得不做出解释:他偷的那些文件被俄中情报部门破解了是怎么回事,而且这件事已经极大地伤害了美英的情报部门。文章称,斯诺登总是声称他有最好的动机,但他的行动表明他在“帮助独裁者、伤害民主的捍卫者”。

    还有美国网民在文后激动留言,诅咒斯诺登“很快会在一起事故中丧生,我想普京和克格勃会选个时机了结了他,就像那些曾经被克格勃利用的人那样”。留帖中还有极具冷战意识的表达:“美国被这个叛徒所欺骗,俄罗斯和中国则通过破解斯诺登的文件来窃听我们的公共和企业电脑系统,从而欺骗美国”。

    在俄罗斯《观点报》引述《星期日泰晤士报》这篇报道的文章下面,也有俄罗斯网民愤怒地写道:英国媒体是“不打自招”,这一报道等于间接承认了该国在俄罗斯和中国从事大规模的间谍活动,俄政府应当以此向英国政府提出抗议。有网民留言称,这篇报道的目的是在煽动仇俄情绪。还有网民表示,英国媒体完全是造谣。英国作为美国的跟班,一直对俄罗斯庇护斯诺登不满。目前俄中两国关系密切,引起西方国家嫉妒,因此西方开始用这种方式损害俄罗斯和中国在国际上的形象。

    “这更像是一种情绪发泄

    “这更像是一种情绪发泄”,德国“网络政治”网站15日称,英媒的指责到目前为止“只是猜测”。《南德意志报》说,英美对斯诺登发起反攻,目标其实是俄中。德国新闻电视台15日则表示,美英对中俄两国的黑客指责已经不是第一次。中俄两国在网络技术上,是目前唯一可以与西方国家竞争的国家。

    中国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网络空间战略研究中心主任秦安对《环球时报》说,《星期日泰晤士报》的报道很不靠谱。破译了机密文件的密码,英国特工便大批撤回,这意味着英国把特工名单都放在一处,“这样做可能吗?英媒把自己的政府想得太幼稚了!”另一名中国网络安全专家对《环球时报》说,如果斯诺登泄密事件涉及英美特工的信息,作为情报工作极其老到的西方国家,英美可能早就做了预案,拖这么久才公布不符合情报工作的常识。

    秦安称,这件事炒作的可能性比较大。美英过去几年一直声称中俄利用黑客技术窃取欧美国家机密,这次只不过是换了花样。此次事件有两个噱头。一个是斯诺登事件还在发酵中,斯诺登依然是网络安全领域的焦点人物,他本人肯定还掌握西方国家特别是美英的一些机密。另一个是中俄目前关系紧密,称中俄在网络安全方面合作,破解斯诺登文件,容易令西方受众信服。

    早在2013年,美国就怀疑斯诺登向中俄提供了情报。当时美国参议院情报委员会主席范斯坦对媒体说:“他去了两个‘黑客大国’——中国和俄罗斯。你不得不问,他为什么选择这两个国家呢?你还不得不问,中国人拿到了所有这些材料吗?俄罗斯人拿到了吗?”与现在不同的是,当时美俄关系还比较缓和,奥巴马公开表示,将在“不损害与中俄关系的情况下”抓捕斯诺登。

    中国国际战略学会高级顾问王海运15日表示,美英重新炒作斯诺登泄密案与中俄之间的联系,显示的是美国与中俄之间关系的温度变化。当前,中俄合作不断登上新台阶,但中俄关系是否已走到联手破译机密文件这一步,还不得而知。破译机密是敏感活动,如果文件是俄罗斯获取,是否需要中国参与,参与程度有多深,作为破译技术领先的国家,俄罗斯有自己的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