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利用精准脱贫推进全面小康社会建设---2020年全市将建成150个美丽乡村示范村
“到2020年,全面完成全市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规划任务,建成美丽乡村示范村150个以上,每千人执业医师(包括助理)数达到1.95人……”日前,市政府办公厅印发《全市精准脱贫推进全面小康社会建设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决定全面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进一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实现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
2018年底硬化全市具备条件自然村90%的道路
《方案》从便民利民的角度出发,将每项工作植根于农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盼里。明确提出,要按照省委、省政府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段“6873”交通突破行动要求,以我市贫困县、贫困村为重点,结合村庄规模形态、地形地貌和交通布局,合理确定村内道路等级和宽度。村内道路根据道路功能确定铺装形式,主要道路路面采用柏油、水泥等材料,实现路面硬化;次要道路及住宅间路要本着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经济实用的原则,采用砖石、砂石等乡土生态材料;传统村落道路铺装宜采用传统建筑材料。2018年底,实现全市具备条件的自然村90%的道路硬化。
加大中心城镇集中供水向周边乡村辐射,加快偏远乡镇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2016年全面解决建档立卡的300个村中23个脱贫村2.32万人的饮水问题,实现5569户群众通水入户,提升改造村镇供水工程;更新完善水窖工程1924处,配备小型家用净水设施,提升解决既无地表水又无地下水区域的饮水安全。2017年底前,全市农村集中式供水人口比例达到80%。到2020年,全面完成全市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规划任务。
加强农民住房建设质量安全监管,做好农村建筑工匠培训和管理,落实农房抗震安全基本要求,建立健全农村基本住房安全保障长效机制。开展绿色农房建设示范,提升农房居住舒适性和节能性能。2016年编制出版《兰州市传统特色农村住宅危房改造设计图集》及相关技术指南;2017年完成精准脱贫建档立卡危房改造任务;2018年基本完成现有存量的农村危房改造任务。
到2020年全市建成150个美丽乡村示范村
为了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方案》要求,全面清理乱堆乱放、乱贴乱画,整治露天粪坑、废弃住宅,拆除严重影响村容村貌的违章建筑物、构筑物及其他设施,做到宅院内外物料堆放有序、房前屋后整齐干净、无残垣断壁,电力、电信、电视等线路相对集中架空敷设,杆线排列整齐。
2016至2020年,每年创建10个以上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建成20个市级示范村,建成20个县(区)级示范村,集中打造6个以上连片整治区,建成60个环境整洁村。到2020年,全市建成美丽乡村示范村150个以上,其余行政村建成环境整洁村。
大力推广农村沼气应用技术,因地制宜发展规模化沼气和户用沼气。全面完成无害化卫生厕所改造任务,2020年底前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力争达到85%的目标。推进规模化畜禽养殖区和农村居民生活区科学分离,引导养殖业规模发展,支持规模化养殖场禽畜粪污综合治理与利用。2018年底前,全市规模化禽畜养殖场粪便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利用率达100%。
积极推进农村垃圾就地源头分类减量和资源回收利用。城镇生活垃圾收运处理设施能够覆盖的村庄,可采取“户集、村收、乡镇转运、市县处理”模式。交通不便、运距较远的村庄可采取“户集、村收、乡镇处理”和“户集、村收、村处理”等模式,并采用符合环保要求的焚烧或填埋等方式处理。支持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回收利用。有条件的地区可逐步推行“桶装车载”的垃圾收运模式,实行密闭化收运。2017年底前,建立健全农村生活垃圾收运系统,全市所有乡镇、村庄生活垃圾转运设施基本实现全覆盖,农村生活垃圾得到有效处理。
2018年底前乡村舞台和文体广场创建率达100%
《方案》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要求在完善基础设施的同时,同步配套建设社区服务中心和文化中心,健全教育、卫生、文化、体育、商业网点等公益设施,满足农民购物、休闲、娱乐、教育等日常需求。2018年底前,全市乡村舞台、文体广场创建率100%。全面改善贫困地区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到2018年,全市贫困地区学校教学生活设施满足基本教学需要,通过标准化学校验收。全市义务教育巩固率保持在99%以上,适龄儿童小学入学率保持在100%;农村高中(职高)毛入学率达到90%。学前教育三年毛入园率达到85%以上(1类农村学前教育三年毛入园率达到100%;2类农村学前教育三年毛入园率达到95%以上;3类农村学前教育三年毛入园率达到90%以上;4类农村学前教育三年毛入园率达到85%以上)。
同时,要求在2017年,永登、榆中、皋兰3个县各建立1个县级电子商务运营中心;建成52个乡镇电子商务服务站;村级电子商务服务点覆盖率达到80%;每个县重点扶持培育3至5个电商扶贫龙头企业;每个乡镇培育3至5家带动力强的农产品销售示范网店;培训农村电子商务应用人员3000人(次)。建成10个农村专业市场和物流园区,1个大型公益性农产品批发市场;扩建5个农产品产地批发市场,20个县乡便民农贸综合市场;培育成交额100亿元以上的大型区域性农产品批发市场1家以上,成交额10亿元以上的产地型农产品交易市场5家以上,成交额超亿元的县乡便民综合农贸市场20家以上,大型农产品流通骨干企业10家。形成连通城乡的市场网络,促进“农产品进城”和“工业品下乡”双向流通。
构建日常生活消费品三级配送体系,利用“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承办企业的配送优势,建成大型企业商品配送中心、区域配送中心、乡镇农家店终端网点层层配送的物流网络体系。提高农村医疗卫生水平,不断缩小城乡居民健康差异。加快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逐步提高村医待遇,稳定村医队伍;加强村医和全科医生培训。到2020年全市每乡镇卫生院配备全科医生≥5人;2020年每千人执业医师(包括助理)数达到1.95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