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有余力帮帮这15个山里娃
兰州晚报讯(记者曾梧桐)近日,本报萤火行动借走进山区校园献爱心的机会,从近千名山区娃当中筛选出了15位家境特困、品学兼优的小学生,列入本报萤火行动“一对一”心连心被帮扶的候选对象。即日起,凡是有意参与本次结对子援助活动的爱心人士均可联系本报萤火行动服务平台登记报名。
“一对一”心连心帮扶山里娃
近年来,本报萤火行动爱心团队先后几次深入永登、榆中偏远山区学校进行爱心捐赠时了解到,很多山区娃娃没有衣服穿,平时连购买教辅书籍的费用都凑不上。为此,一些爱心人士特意提出了“一对一”心连心结对子帮扶山区孩子的建议。前些天,以上内容经本报刊发后引起广泛关注,一些读者纷纷致电表示,最好能把他们帮扶到大学毕业。
本报萤火行动本次推出的“一对一”帮扶活动,旨在倡导生活上有余力的市民,与山区学校推荐的家境特困孩子“结对子”,进行“一对一”援助。参与者每月为被帮扶对象提供一定的爱心款和物品援助。如果被帮扶者考上大学,本报萤火行动还将协调爱心人士继续给予援助,直到其大学毕业。
15位特困孩子等你“认养”
连日来,借助寒冬献爱心走进山区校园的机会,本报萤火行动工作人员特意从永登、榆中偏远山区近千名孩子当中筛选出了15位品学兼优、家境特困的小学生,作为本次结对子帮扶的候选人员。这些孩子多数生活在单亲家庭,有的是母亲离家出走多年音讯全无,有的是父母一方不幸遭遇意外,还有的是父母离异。其他一些孩子虽然父母双全,但是因为家人疾病缠身、或丧失劳动力而生活极其艰难。据了解,缺衣服、少文具、买不起课外教辅书对这些孩子是常事。
10岁的小鸿出生在榆中县清水驿乡天池峡村,7岁那年,妈妈遭遇车祸不幸罹难。因为家庭困难,小鸿的妹妹被舅舅收养,她跟着姥姥和父亲生活。父亲常年在外打工,攒不了多少钱。家中虽然有20几亩山地,但是只能种一点洋芋、冬小麦等,收入只能勉强维持家人的口粮。小鸿穿衣、买教辅书和文具的开支根本没法保障。
人间自有真情在,大家一起行动起来,用爱传递感动,帮帮那些饱受贫穷之苦的山里娃吧!只要有爱心人士的帮助,相信孩子们的明天会更好!
本报萤火行动服务电话:138933966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