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远景规划3年实施184个上跨下穿工程

18.06.2014  10:03

中国兰州网6月18日消息 从2013年起,我市围绕既定的“一横、三环、九纵”骨干路网体系,计划用3年时间在城市核心区实施184个“上跨下穿”工程。目前,整体工程有序推进中,去年和今年开工的14个上跨下穿工程将于今年年底竣工,今年建设的20座天桥也将于年底全部投入使用。此项工程的建设,不仅有效缓解了城市交通压力,还提升了城市综合服务功能。

再加上深安、元森、金雁等黄河大桥的建设,轨道交通及二环路的加速推进,使我市的城市交通呈现出空中有天桥、地上有公路交通、地下有轨道交通的立体化模式,这意味着我市逐步向立体化交通时代迈进。

远景规划3年实施184个上跨下穿工程

近年来,随着城市人口、机动车辆的迅速增长,导致我市核心区道路上车与车、车与人的行路矛盾日渐突出,而且,我市道路交叉口以平交路口居多,使得车辆行驶过程中不得不频繁停车,给道路通行能力造成一定的影响。同时,车与人的行路矛盾对行人造成了很大的安全隐患。

为全面实现“三年有效缓解、五年明显改善”的“畅交通”目标,从2013年起,我市围绕既定的“一横、三环、九纵”骨干路网体系,计划用时3年在城市核心区实施184个上跨下穿工程。该工程包括:车行上跨下穿工程64个(上跨工程47个、下穿工程17个),人行过街通道120个。2013年至2014年实施96个,其中车行上跨12个、下穿4个,人行过街通道80个,其余88个在2015年及以后年度实施。

为从根本上解决交通拥堵问题,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安排部署,从2013年8月起,我市10个车行上跨下穿工程、50个人行过街通道等陆续开工建设。

我市“上跨下穿”立交工程分别为天水路下穿读者大道,白银路上跨安定门十字,白银路上跨市政大坡、中山林、金昌南路,定西路上跨天水路,嘉峪关东路上跨二热十字,定西路上跨瑞德大道,民主东路上跨皋兰路,小西湖桥南延段下穿南山路,白塔山下穿隧道和T603—1号路下穿工程。

按照计划,今年我市实施36个上跨下穿工程。车行上跨工程以“简易立交为主”,主要围绕轨道沿线、南滨河路平沙落雁区域和西津路等城市主干道沿线交叉口实施。轨道沿线计划实施3个上跨交通节点改造工程,西津路计划实施1个上跨交通节点改造工程,其他道路计划实施2个上跨交通节点改造工程。同时,我市还计划修建20座人行天桥以方便行人过马路。

人车分离平面交通向立体交通靠拢

近年来,为了在现有基础上提高道路通行能力,我市除了大力实施立体人行过街设施外,市政府又启动了上跨下穿工程,此举,将一些重要交通节点“平改立”,减少交通红绿灯,提高车辆行驶速度,实现人车分离、交叉路口车车分离,各行其道互不干扰。

据了解,我市“上跨下穿”立交工程大体上分为城市重要道路交叉路口立交,城市轨道交通沿线立交和城市人行天桥及地下通道三个方面。其覆盖区域大部分集中在城市核心区医院、学校、市场较为集中路段,比如南滨河路陆军总院门口、北滨河路传染病医院,南山路牟家庄小学、西津路第三十四中、南山路兰工坪小学、火车站西路铁路一小、敦煌路第四中学等。

6月17日早上,记者在西关十字、南关十字等路段看到上班的市民都从过街通道通行,没有一个横穿马路。近几年来,我市一直坚持修建过街通道,在各部门的大力配合下,市民已经逐步形成过马路走过街通道的交通习惯,像西站十字、七里河桥头、西关十字、南关十字等一些重要交通节点,人行过街通道实现了人车分离,交通秩序得到彻底改观,也保障了行人的安全。

未来几年,我市的城市交通将发生质的飞跃。市城乡规划设计院的一位专家告诉记者,一直以来,我市的交通只是一张平面交通网络,加之道路交叉口以平交路口居多,使得道路通行能力大大减弱。随着城市道路网络的日趋完善,特别是以开工投建的轨道交通一号线为代表的轨道交通建设及184个上跨下穿工程的实施,我市立体化的交通已现雏形,从而形成环形加放射快速路网系统。

看看,“三城行动”具体有哪些计划
    兰州晚报讯(记者王星明)《兰州市建设山水城兰州日报
甘肃省严禁借兰洽会名义突击花钱
    每日甘肃网7月1日讯 (兰州晨报记者王钊)兰州日报
全国高校BIM大赛甘农大学子获佳绩
    兰州晚报讯(记者马文艳)中国建筑学会近日公兰州日报
我市今年第二次排污权交易 7家企业竞价排污权
    兰州晚报讯(记者杜志超)6月30日,兰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