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甘肃省严把“出口关”实现精准扶贫真效力

13.04.2016  09:58

为确保到2020年全省贫困县、贫困村和贫困人口有序退出,在国家没有正式出台贫困退出细则的情况下,甘肃省破冰探索,日前制定出台了《甘肃省建立贫困人口和贫困县退出机制实施细则(试行)》,建立了贫困户、贫困村、贫困县三级脱贫退出指标体系。(《甘肃日报》4月11日)

精准扶贫,根在精准效果。只有在扶贫效果上,实现了精准化的考核,保证退出的贫困户、贫困村、贫困县真的应该退出,真的实现了脱贫的目标,真正达到了小康的标准。

实施细则》指明了实干的方向。脱贫攻坚不是一句空口号,要达到真正的精准扶贫、真正脱贫,最根本就是要细化标准,让扶贫干部深知什么是脱贫,怎样才算脱贫,如何实现脱贫。该《细则》制定了贫困户、贫困村、贫困县三个不同层次的退出标准,细化了各类考核指标,不搞“大铺盖”,突出了针对性和准确性,保证每一步退出都有理有据,经得起检验。同时,《细则》不仅是标准也是目标。清晰的勾勒出了脱贫的实施路线图,引导干部精准发力。只要干部们结合实际,对照标准,一项一项去努力,一个一个去完成,当最终所有指标都完成的时候,脱贫也就有了真实效力。

实施细则》以精准的考核办法倒逼干部更好的履职尽责。扶贫攻坚的效力最终还是要落实到干部的作为上,要保证干部精准发力,更要有精准效果。这次《实施细则》不仅细化了退出标准,也明确了考核程序。这些程序的制定一方面倒逼干部更好的履职,避免干部履职不尽责,尽职不到位,督促干部着力于扎根基层苦干实干,强化了干部责任。另一方面保证脱贫效果经得起检验。脱贫不是干部说了算的,要看群众怎么说,要看群众生活水平提升的幅度,要看群众及上级监管部门的一项一项的考核评判结果。如此几级联动的退出程序,就是要保证脱贫真正是脱贫,避免“数字脱贫”,挤掉水分,只留干货,让精准扶贫有效果,有说服力,真正让百姓有幸福感和获得感。

该《实施细则》使精准扶贫有了着力重点、精准脱贫有了衡量标准,保证实干成就实事,真正完成脱贫目标,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陈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