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南两当“趟出”双联与精准扶贫深度融合新路子
原标题:两当“趟出”双联与精准扶贫深度融合新路子
记者 石 鼓 王 芳
“在双联单位的帮扶下,这两年,村里的土路变成了水泥路,土房变成了砖房,砖房变成了楼房,就连过去的垃圾场也建成了休闲广场!”两当县杨店乡灵官村村民万金财今年已经70岁了,他做梦都没想到村里能发生这么大的变化。
两当县是国家扶贫开发的重点县,贫困面广、贫困程度深。双联行动开展以来,全县针对扶贫攻坚过程中一村一户的“短腿”问题,把整村推进、产业化扶贫、扶持低收入农户发展项目等作为扶贫工作的重点,与双联单位同努力,共奋进,在两当大地上深扎扶贫根,广开扶贫花,乐结扶贫果。
据了解,目前两当县贫困人口已从2.13万人减少到1.09万人,贫困发生率从58.8%下降到29.4%。
干群齐心,共谋脱贫发展路
“我家的14个香菇棚,建设时所需的钢管、薄膜、遮阳网全是双联单位提供的。”杨店乡灵官村村民龙麦成指着眼前的一排排塑料大棚说,省检察院帮助他解决了前期建设最重要的问题。
其实,贫困村之所以贫困,就是因为没有“第一桶金”,让很多想法都停留在纸上。而双联行动一开始,两当县各双联单位和干部就带头进村与农户一起定计划、谋出路、发展富民产业;带头协调落实惠民项目,引进外力帮扶,积极为县、村、户办实事、解难题。
同时,从转变观念入手,引导农民算产业账、念致富经,把农民群众从单一种植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的传统农业中引导出来,鼓励和支持农户发展符合本地自然禀赋、市场前景广阔、经济效益可观的种植业和养殖业。
如今,灵官村发展白皮松育苗、崖角村发展红豆杉育苗、石马村发展蔬菜种植、五一村发展商贸劳务……全县真正实现了“一村一业”的新局面。
纵观过往,两当山区的贫困村之所以发展缓慢,主要就是因为“最后的一公里”———路、水、电等基础设施的严重欠账。
因此,双联行动一开始,两当县和各双联单位都把打通“最后的一公里”作为切入点,为贫困村积蓄发展力量。目前,全县85%的农户住上了新房,100%的农户吃上了自来水,通村公路硬化率达到96%……
“公司+农户”,产业帮扶结硕果
时下,正是今年最后一茬香菇的采摘时节,走进黄波菌业科技有限公司,只见一座座排列整齐的塑料大棚内,整齐的码放着成千上万的菌棒,菇农们正忙着采摘菌棒上或大或小的像小伞一样的香菇。
“现在跟我们公司合作的农户有608户,其中贫困户374户。”黄波说,自公司按照“企业+农户”的模式运行以来,不断拉长产业链条,形成了现代食用菌产业体系,真正实现了菌业增效、农民增收。
蚂蚱河村的李玉明就是“企业+农户”模式的受益者之一,今年年初他和互助组的其他两户,在政府的帮助下,建了12个香菇大棚,目前已经收了三茬香菇,卖了20多万元,他本人也分了近6万元。
“这比打工好多了,在家门口就能挣到钱。”李玉明说,他们和黄波菌业科技有限公司签订了协议,收的香菇全卖给他们。“今年香菇价格与去年相比,还是有所回落,我打算把鲜香菇全部烘干,囤放,等价格回升了再卖。”
近年来,两当县政府先后投入食用菌产业发展资金1500余万元,建成500亩食用菌核心示范基地1个、10万袋以上栽培示范点24个、百亩地栽黑木耳示范园3个,建成日产2万袋工厂化菌袋生产流水线2条,注册食用菌商标3个,组建食用菌专业合作组织11个……不但形成了“农林生产废料→食用菌→废弃菌棒→机制木炭”循环发展格局,而且形成了“公司生产菌棒,农户管理出菇,公司回收产品”的产业发展模式。
创新模式,互助帮扶出新招
“我帮带谭宝宝、王定福、曹建业3户贫困户,共种植香菇4万袋。”龙麦成说,今年8月份建棚,如今,他们的14个棚已收了三茬香菇,卖了2万多元。
在杨店乡灵官村,龙麦成的香菇大棚旁边,竖立着一面“灵官村香菇种植小康互助组”的牌子,牌子上清楚地标明了互助方式及利润分配方案、互助章程、村“两委”班子职责、致富带头人职责、组员职责及运行流程示意图等内容。
据了解,小康互助组主要通过产业嫁接,即通过村上产业发展好的能人大户、联心育苗合作社和党员三方力量带动贫困户发展产业,以达到脱贫致富的目的。
“这个方法很好,既解决了能人大户的资金、土地问题,又发挥了合作社的带动作用,也为贫困户增加收益,是一个双赢的举措。”龙麦成说。
其实除了“小康互助组”之外,两当还探索建立了双联互助组、电商扶贫小康互助组等7种精准扶贫小康互助组480个,引导群众发展核桃、食用菌、育苗、养殖等特色产业,实现了小康互助组对全县贫困群众的全覆盖。
如今,产业兴,百姓富。一座座塑料大棚里小小的香菇正在茁壮成长,一排排养殖小区里牛肥羊壮,一亩亩幼苗抽枝发芽……香菇产业已成为当地群众增收致富的优势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