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访甘肃“两弹”老兵:我的爱人和周总理合过影

20.04.2016  16:35

  徐尊信老人西部商报记者强江波摄

  三代慧珍(第二排左二)和周总理的合影

   重访甘肃“两弹”老兵(2)

  18岁参军到酒泉基地,参加过两弹结合发射,又执行组织命令到冰天雪地的东北执行任务,现年75岁的徐尊信老人青春可谓如火激情。不过和当年同在酒泉卫星发射基地从事后勤服务工作的老伴代慧珍比起来,徐尊信总感觉在一件事上他确实没有老伴幸运,因为老伴代慧珍当年有幸和前来视察基地的周恩来总理合影留念。能和敬爱的周总理合影成为代慧珍最美好的回忆,也成为这个戈壁军人家庭见证历史的最好影像。今日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酒泉基地军人徐尊信的家庭,请他们这对夫妻讲述那段难忘的大漠戈壁岁月。(记者宋芳科郭秀睿)

   不惧困难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2016年4月15日下午,西部商报记者根据事先预约,在西站柳家营十字附近见到了徐尊信老先生。虽然老人今年已经75岁了,但身体硬朗思维清晰。老人带记者走过一条小巷,就到了老人家。老人家屋子不大,却收拾得干净整洁。徐尊信告诉记者,在这座房子里他和老伴已经生活了30多年,感觉很好也很满足。

  徐尊信老家在河南西华县,1959年征兵之际,18岁的他尚在西华二中初三年级读书,还是班上的团委书记。徐尊信说那个年代应征入伍是最光荣的事,应征的同学很多,经过严格筛选,层层考察,他们县上只有7名同学踏上了那列开往西部的闷罐车。机缘就是这么巧合,他和从河南郾城县入伍的史良踏上了同一列列车。徐尊信说,1960年1月1日,列车还行驶在祖国西部广袤的大地上,他们隐约听到好像已到达兰州,就这样又经历了三天三夜西行,列车缓缓停在戈壁大漠,放眼望去黄沙漫漫。在这之后他们又转乘大卡车颠簸两个小时才到基地。说是基地,其实只是庙宇和民宅。他们这批兵宿过庙,宿过民房,也搭过地窝子。但不管条件多么艰苦,他们都乐观、快乐地面对每一天,身上也总有使不完的一股劲儿。

  经过新兵训练,徐尊信被分配到酒泉基地某发射中队。艰苦繁重的训练之后,他们将承担祖国和人民嘱托的一件大事。徐尊信告诉记者,部队交给他的任务在发射台,就是打开发射架,将弹体转运到发射塔架上,然后装上弹头等一系列工作。现在大家通过电视直播看“神十”“天宫一号”“嫦娥二号”的发射转运等工作都是机械完成,但这些工作当初由于技术限制多数都由人工来完成,他就是发射台上的发射技师,为了熟练操作,他们进行了无数次的演练和实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