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名人质生死令日本焦虑

23.01.2015  05:18

21日,安倍晋三提前结束中东之行回到日本应对人质危机。图为安倍在官邸召开内阁会议。

    据《环球时报》报道“拯救被‘伊斯兰国’(IS)绑架的两名日本人质需要‘和时间赛跑’”。法新社22日这样描述日本政府应对IS72小时最后通牒的紧迫性。日本政府认定,这一通牒的最后期限是日本时间今天下午2时50分。对于东亚国家第一次出现被IS绑架人质的事件,世界舆论也在紧盯日本救援的一举一动。日本政府一边请求正联手打击IS的美英等国帮助,一边不得不通过埃及、土耳其等中东国家与当地部族联系,争取和平解救人质。西方则担心安倍政府可能重演当年日本政府向恐怖组织“赤军”支付赎金的屈服做法,答应IS要求的2亿美元赎金,认为一旦这样做将动摇国际反恐同盟。而东亚国家则关注这一事件是否可能促使日本进一步强化对外军事力量,打破日本不参与对外战争的和平宪法的约束。《韩国日报》22日称,去年日本允许行使集体自卫权并积极试图对外使用自卫队,此次人质事件后,日本很有可能以反恐为名加大对纷争地区的军事介入程度。

    1

    “IS想做的事一定会兑现

    22日一大早,日本内阁、外交官员以及各大媒体记者就忙个不停。当天,日本各大媒体全天都在关注人质问题的每一丝进展。日本内阁官房长官菅义伟一天数次举行关于人质问题的记者会。在22日下午的记者会上,菅义伟称,根据政府对发布有关日本人质视频的网站进行分析,已确认该视频上传时间。根据计算,IS提出的最后期限是在23日下午2时50分。关于两名人质的安全情况,菅义伟称,“目前还不能确认人质是否安然无恙”。

    日本《每日新闻》在对叙利亚反对派“伊斯兰阵线”采访后推测,日本人质可能被关押在叙利亚北部的拉卡地区。拉卡是IS的大本营。曾经在叙利亚阿勒颇与其中一名被绑人质汤川合作过的叙反对派“伊斯兰战线”一名高层人士称,过去被IS杀死的多名欧美记者都曾被关押在拉卡,但要知道关押人质的具体地点非常困难。一名曾被绑架10个月的法国记者称,在被关押期间,IS曾12次改变关押他的地方。由于拉卡地区是IS的大本营,即使美英等国特种部队也不容易潜入。《每日新闻》称,要想解救人质,最保险的办法可能只有与IS进行交涉,但这对日本政府来说是一个困难的选择。

    日本NHK电视台称,22日凌晨,该台通过网络采访了IS的发言人。对方反复警告,“IS想做的事一定会兑现”,“如果日本不答应我们的要求,就等着看后果吧”。

    22日上午,菅义伟在记者会上承认,政府目前正在通过第三国寻求与IS联络,但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消息,IS也没有和日本方面进行交涉。

    日本首相安倍晋三21日提前结束中东行程紧急回国后,一直紧盯人质救援工作。回国当晚,安倍就表示,“这是一个需要和时间赛跑的棘手问题,但政府会竭尽全力,我已经要求动用所有可能的外交手段和途径。”《读卖新闻》网站22日称,安倍在举行有关阁僚会议后决定,除了在约旦设立了对策本部之外,还紧急派遣警察厅所属国际反恐紧急应对小组,增加熟悉中东的外务省职员,强化现场解救人质体制。为了稳住局势,日本政府一方面呼吁IS尽快放人,一方面通过国际媒体再三强调此前安倍答应对中东的援助“只是非军事性的人道援助”。共同社称,这是希望通过这种说法来缓解对方对日本的敌对情绪,从而打开僵局。

    2

    安倍政府陷入“囚徒困境

    日本会重演营救人质的屈辱历史吗?报道称,历史上日本营救在海外被恐怖组织绑架的日本人时曾遭遇过数次“耻辱”。2013年,在阿尔及利亚工作的10名日本人被当地恐怖组织绑架,但日本宪法排除了日本自卫队前往阿尔及利亚进行营救的可能。人质被害后,日本还遭受了无法派遣军机将当地其他日本人接回国的“耻辱”。此外,日本政府也曾向恐怖分子屈服过。最著名的事例是1977年,日本恐怖组织“赤军”劫持一架日航客机后提出600万美元赎金以及释放其他被监禁的“赤军”成员的要求。当时的日本首相福田赳夫曾代表日本政府宣布同意劫机者的要求,并强调“人的生命大于地球”这个原则。

    《华盛顿邮报》21日称,日本可能面临着来自美国要求不支付赎金的压力。对于一个处于中东事务边缘的国家来说,日本正陷入一个非同寻常的困境。日本共同社称,美国国务院21日表态称,“支付赎金将助长恐怖组织的气焰,日本应该明白美国这一长期方针”。美国官员解释称,“不能让绑架人质者获得回报,这是美国政府的原则。因为如果做出让步,美国人被绑架的危险将进一步增高。”日本防卫大臣中谷元在与英国国防大臣会谈时请求支援解救日本人质,英国国防大臣回复说,“他们是与我们完全没有共识的恐怖分子,必须用强硬态度来解决”。

    而在日本国内,不少声音却认为日本政府应当支付赎金。自称曾与IS有过联系的日本同志社大学前客座教授、日本伊斯兰教研究学者中田考22日在东京的外国记者协会举行记者会,他称将会亲赴中东,与IS联系。同时,他建议日本政府向IS提供人道援助,缓解IS与日本之间的对立。共同社22日称,支付赎金也应是解救人质的办法之一。IS去年曾释放了4名法国人、3名西班牙人,尽管各国政府都不承认支付赎金,但似乎都通过“中介”私下进行了“交涉”。日本著名时政评论员站谷幸一22日撰文称,那些喊着“不向恐怖分子屈服”的人,是不顾现实情况唱高调。

    朝日电视台称,这一事件对日本政府来说非常棘手。如果为解救人质支付赎金,会引起美国等盟国的不满;而不支付赎金导致人质丧生,那么国内对政府的不满将会爆发。该台称,这也是为什么日本政府一直没有明确表示是否会为拯救人质而支付赎金的原因。共同社称,从实际情况来看,日本政府在剩下的时间里可以采取的手段十分有限。安倍政府就反恐已经陷入“囚徒困境”。

    3

    人质事件会令安倍更强硬?

    “日本对外战略经受考验”,德国《焦点》周刊22日称,日本人质事件,暴露了安倍政府对外战略的风险。德国《明星》周刊称,日本一直希望在军事上寻求成为“正常国家”,并加强与美国的联盟,因此在打击IS等恐怖组织方面也与美国靠得更近,但危险也随之增加。日本必须作出选择,是要国民的安全还是大国军事战略?

    “日本人质事件是否会令安倍从强硬的鹰派往回退缩?”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称,在成为日本首相的两年时间里,安倍已将自己塑造成了一个强硬的鹰派,在日本经历十多年国防预算削减后,安倍连续增加军费,并且采取行动放松自卫队参与海外冲突的法律约束。但是,如果选民看到两名同胞在海外遇害的血腥场面,可能会给安倍极力将东京与华盛顿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热情浇上一盆冷水。当然人们的愤怒也可能会在短期内增强安倍的观点:日本需要更加留意国家安全面临的威胁,同美国及盟国进行合作。报道称,安倍的“积极和平主义”使日本舆论出现了分裂,人质危机这场噩梦可能会使日本舆论进一步两极化。

    人们担心安倍会过度卷入到潜在的争端中。路透社引述日本政治分析家森田的话称,尽管日本国内一些人认为应该坚守和平主义路线,但安倍很可能仍会继续推动修改和平宪法。森田说,“安倍的立场将会更强硬”。

    相关新闻

    日本人质救友不成反遭绑

    路透社22日报道,自由撰稿人后藤健二本已返回日本,听闻汤川遥菜遭绑消息后决意搭救,不料自己也被绑架。

    汤川遥菜去年8月在阿勒颇城外遭绑,后藤同年10月返回叙利亚后杳无音信。日本外务省一直在寻找汤川遥菜,但后藤遭绑消息还是在“伊斯兰国”20日录像中首次公开。

    汤川自称是日本民间军事公司经营者。前往叙利亚之前,汤川破了产,妻子死于癌症,他一度自杀。汤川期望叙利亚之行能找到商机。2014年4月,汤川和后藤在叙利亚相识,希望后藤能带他去伊拉克,两人后于6月同行进入伊拉克。

    后藤从事多年战乱地区报道,向日本广播协会等媒体供稿,在日本媒体圈小有名气。后藤8月接受媒体采访时说:“他(汤川)有点倒霉,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需要有经验的人帮助。

    7月,汤川从伊拉克回到叙利亚,后藤则返回日本。汤川8月遭绑消息传出后,后藤一直放心不下。后藤说:“我至少得去那里一次,见见我的中间人(为外国记者工作的当地人),打听一下情况。我得和他们当面谈谈。

    10月晚些时候,后藤入境叙利亚。当月,后藤的妻子分娩,两人迎来第二个孩子。

    后藤10月计划前往叙利亚时,在微博客网站上传了一些视频。其中一段视频中,可以看到后藤得到叙利亚反对派的新闻采访许可。

    10月22日,后藤给一名在中学任教的朋友发去电邮,说他准备办完事后于月底返回日本。后藤在前往叙利亚北部“伊斯兰国”大本营拉卡前发布的最后一段视频中说:“不论发生什么,我都有责任这样做。

    此后,后藤下落不明,直至“伊斯兰国”20日发布视频,公开绑架消息。(新华社供本报特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