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聚焦:生态关系幸福感两会聚焦

06.03.2018  13:41
  3月3日,随着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开幕,中国再次进入“两会时间”。
  今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关键时点的关键会议,林业生态建设、富民绿色发展将有哪些热点话题?
  3月3日下午2时许,2000多名全国政协委员陆续来到人民大会堂。记者采访了多位全国政协委员,他们聚焦生态文明等绿色话题,谈感受、说建议。
  良好生态是百姓之福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这“三感”是人民向往美好生活的整体性展示。委员们表示,过去5年,林业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主力军,充分发挥生态优势,使人民在生态领域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全国政协委员、国家林业局局长张建龙说,发展林业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生态+脱贫”已经成为中国政府脱贫攻坚的一项重要举措。我国深度贫困地区70%-80%都是山区、沙区。这些地区是林业的主战场,林业在脱贫攻坚中有巨大优势和潜力,也大有作为。目前已发展生态护林员约37万名,精准带动130多万贫困人口稳定增收和脱贫。到2020年,我们还要新增40万个生态管护员岗位。除了选聘生态护林员,还可以通过组建脱贫攻坚造林专业合作社的方式,吸纳贫困人口参与生态建设。
  全国政协委员谢敏豪说,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障民生,改善生态环境就是改善民生。生态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人民的幸福感,与每个人都息息相关。保护好生态环境,让百姓呼吸到新鲜空气、看见绿色,只有这样,人民的满足感、幸福感、安全感才会持续。
  全国政协委员、明宇集团董事长张建明说,人们在满足基本物质需求后,对良好生态环境的需求也在上升。只有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生态环境质量的需求,不断夯实经济社会发展的生态基础,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全面小康,让人民群众对美好幸福生活的梦想成真。
  “保护好生态环境,更有利于社会发展。”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研究员吴季表示,当前,物质的获得已经不是判断生活好坏的唯一标准,广大人民对宜居的生态环境要求越来越高。近年来,生态系统得到持续修复,林木数量不断增加,绿色越来越多,人们已切实感受到生态环境改善带来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全国政协委员、香港中华总商会副会长王惠贞十分关注生态环境。“生态资源得来不易,不能以经济价值来衡量。”她说,我们非常认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理念,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无可替代的,并直接关系到居民的健康。相信随着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人们的幸福感会更足、获得感会更多。
  美好生活需要美好生态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把“绿色”纳入五大发展理念,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党的十九大报告再次强调,“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委员们表示,这一系列顶层设计,为我们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建设美丽中国提供了根本遵循。美好生活,生态分量越来越重。
  全国政协委员、国家林业局副局长刘东生说,这些重大理论创新和战略部署将对党和国家各项事业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对林业的影响也将是深层次、全方位的。林业必须抓住这一机遇,科学谋划,全力推进,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出更大贡献。
  全国政协委员、国务院参事、中国林科院首席专家杨忠岐说,生态文明建设关乎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希望进一步加大生态文明建设力度,倡导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保证大家吃上健康绿色的食品,喝上干净的水,呼吸上清洁的空气,让人们的身体更健康、生活更幸福。
  “我来自甘肃,甘肃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下了很大功夫、做了很多工作。”全国政协委员、中科光电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赵东平说,按照党和国家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部署,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每个人都参与到生态文明建设中,就能更好地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绿色健康的生活方式是人民的期待和追求。”全国政协委员、香港中伦律师事务所高级顾问陈清霞表示,要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就需要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
  全国政协委员、台盟福建省委副主委骆沙鸣说,生态文明建设列入“五位一体”战略,将人的全面发展和自然生态保护契合在一起,引导着绿色发展方式和绿色生活方式十九大报告中对生态文明建设新的部署,有助于我们由能源消耗型大国向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转变。他认为,生态文明建设已得到很好的社会认同和实践证明。
  补齐生态短板,加快推进生态文明
  过去5年,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前所未有的成就,中国已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然而,生态环境保护依然任重道远。委员们认为,只有补齐生态环境保护短板,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才能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全国政协委员、福建省政协副主席陈义兴说,加强生态文明建设需要顶层设计与地方实践相结合,需要法律制度的保驾护航,更需要每个人都遵守践行、积极参与。人人都作出贡献,才能实现天蓝、地绿、水净。
  “进一步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就要保护好我们的森林、湿地,不断优化、美化我们的生态环境。”全国政协委员、民盟福建省委会主委阮诗玮说,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文明的国度,我们应该采取强有力措施,补齐生态短板,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践行绿色发展理念,保护好我们赖以生存繁衍的美丽家园。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十一研究院研究员周伟江表示,生态文明建设还有很多工作要做,比如需要提供更多的优质生态产品,要从源头上加强管理,保证生态产品的健康安全。要按照党和国家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部署,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全社会共同参与到生态文明建设中。
  “要实现‘十三五’目标、补齐生态环境的短板,就要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构建政府、企业、社会共治的环境治理体系。”全国政协委员、辽宁省凤城市政协副主席陈德建议,深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在顶层设计、法律法规制定上要更加细致、更具可操作性。将生态文明的新思想新理念新战略,更好地融入美丽乡村建设,提升广大农村百姓的生产和生活环境质量。来源:中国绿色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