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热点:五问中国发展
步入经济发展新常态、奋力转型的当下中国,吸引了国内外更多的聚焦和疑问。坚持问题导向,破解发展难题。两会内外,直面这些“当下之问”,有助于我们认清前行的路径、发展的家底和前景。
一问:中国发展是否会跌入“第二梯队”?
2014年,中国7.4%的经济增速创24年来新低。与之相伴,近期不断有国际机构和境外媒体预测,2015至2017年印度将超过中国成为全球增长速度最快的主要经济体。
“中国龙”要被“印度象”赶超了吗?进入减速换挡周期的中国经济,是否发展会落入“第二梯队”,增速在全球不再“一枝独秀”?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社科院副院长李扬说,印度和中国所处的发展阶段不一样。中国经济已经过了单纯追求速度的阶段,更要追求增长质量。而受益于经济改革、油价下滑和年轻劳动力的红利,印度的增长速度正在加快。
在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世界经济所所长陈凤英看来,21世纪初,中国经济高增长时,就有和印度经济的“龙象之争”说法,如今这一话题被重提,不排除是“中国威胁论”的一种“障眼法”。从增速上看,印度在不远的未来肯定会超过中国,但在经济总量上,二者并不具备可比性。2014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10.2万亿美元,印度国内生产总值只有2万亿美元,相当于中国经济总量的五分之一。要实现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测算显示,年均增长速度只要7%左右就够了。这样的增速也为调整经济结构留下空间。
新常态为中国勾画出面向未来更高发展目标的战略规划,中国需要摆脱速度情结,力争在经济发展质量上进入世界“第一梯队”。
二问:中国市场吸引力风光不再了吗?
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的2014年第四季度国际收支数据及全年国际收支数据中,资本项目出现四季度912亿美元逆差和全年960亿美元逆差。数据发布后,有市场人士惊呼:“中国遭遇了史上季度和年度最大规模资本外流”。
事实果真如此吗?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今年1月公布《全球投资趋势报告》称,受消费需求低迷、汇市震荡以及地缘政治不稳定等因素影响,2014年全球外商直接投资规模同比下降8%,为2009年以来的最低水平。美国,外商直接投资总量也大幅下跌近三分之二,仅为860亿美元。去年我国外商直接投资则继续保持稳定增长,达1200亿美元左右的规模,成为全球最大的外商直接投资目的地。而且我国吸收外资增长,服务业领域目前已占到总量的56%,制造业领域的投资则下降到36%。
全国政协委员、华东师范大学国际金融研究所所长黄泽民说,去年我国成为全球最大外商直接投资目的地有其偶然性,但也从另一个侧面说明,尽管劳动力成本有所上升,但我国市场潜力巨大,基础设施完备、产业配套能力强、投资环境能力良好等综合竞争优势仍然明显。总的来看,撤出中国的往往是单纯依靠廉价劳动力和环保要求低等传统优势赚钱的外企。这说明中国转型升级开始倒逼外资优胜劣汰,进入高端投资时代。
如何建立与国际通行规则相适应的外商运营环境,地方招商引资政策如何从传统的有利于引进制造业过渡到有利于引进现代服务业,这才是决定未来中国能否继续成为全球最佳投资目的地的关键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