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快评】兜牢“民生底线”

09.03.2022  09:54

3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的农业界、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时强调,要深化社会救助制度改革,形成以基本生活救助、专项社会救助、急难社会救助为主体,社会力量参与为补充,覆盖全面、分层分类、综合高效的社会救助格局。

作为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救助的主要作用在于扶危济困,给依靠自身能力难以维持基本生活的人提供物质帮助和服务。它是保障困难群众生存权利、发展权利的最后一道防线,对实现社会公平、维护社会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担负起这份责任,既考验政府的能力,也考验社会的良心,必须对困难群众格外关注、格外关爱、格外关心,用情用力编织好社会救助的“安全网”,确保他们求助有门、受助及时。

近些年,各地社会救助水平有了显著提升。但是,社会救助“碎片化”等问题,仍然有不同程度地存在。进一步整合救助资源、拓展救助对象、完善救助体系,形成覆盖全面、分层分类、综合高效的社会救助格局,才能彻底消除困难群众的后顾之忧,给社会带来稳定可靠的保障预期。同时,社会救助不仅要帮助解决基本生活困难,还要有针对性地开展好医疗救助、教育救助、住房救助、就业救助等工作,从各个环节增强社会成员抵御风险的能力。

社会救助彰显社会温度,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期待这张“安全网”覆盖每一处角落,使个体的苦难与重负得以分担,让身陷困境的人们重获前行的力量。

(责编:周婉婷、焦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