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行看甘肃:新区探路 向西进发

16.07.2014  16:54

  

  正在建设中的兰州新区一角。 资料图片

  大漠孤烟,长河落日,昔日古丝路的驼铃仿佛还在回响,陇上高原的清风新绿便已扑面而来,这是甘肃最富诗意的时节。7月11日,经济日报“丝路行 看甘肃”采访组来到距离兰州市区60公里的兰州新区,开启了“舞动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采访的第一站。

  作为全国第五个、西北第一个国家级新区,兰州新区承载的使命以及被寄予的厚望不言而喻,但在短短两年时间里,这里“忽如一夜春风来”的巨大变化,更让我们心生好奇:是什么让这片曾经的不毛之地变得如此“风情万种”?

  从厚厚的产业发展规划里,在林立的塔吊与拔地的高楼中,我们试图寻找答案,然而对于初来乍到的我们这又谈何容易!兰州新区党工委书记李森洙一语道破——“如果说甘肃是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黄金段,那么兰州新区就是这个黄金段上的‘钻石节点’!

  好一个“钻石节点”!在李森洙看来,兰州新区有着诸多的“无可替代”,无论是区位优势还是战略地位,以及政策叠加带来的战略机遇,“钻石节点”的定义,恰如其分。

  打开地图,兰州新区在西北五省区中可谓“座中四联”,承东启西又连接南北,是欧亚大陆桥的重要连接点,其在联系中亚、西亚等地区具有战略通道作用,是“向西开放”的纽带桥梁。

  仔细再看,兰州新区及周边地区还是我国西北地区重要的铁路、公路、光缆枢纽和西气东输的咽喉要道。未来,包括兰新客运专线、兰渝铁路等10个方向的19条铁路在此交会,加上兰州中川机场国际口岸的提升、敦煌航空口岸的开放,一个四通八达的立体交通网络雏形初现。

  除了优势外,还有利好。目前,甘肃不仅是国务院确定的“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区”,还是我国唯一一个“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综合试验区”,特别是在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构想下,年轻的兰州新区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兰石集团是最早嗅到商机的本土企业之一,两年前从“人满为患”的中心城区搬到兰州新区后,竟搬出了一个“脱胎换骨”的新兰石。公司副总经理王安祥告诉我们,5年前,公司出口不过数千万元,去年已达3亿多元。今年,公司瞄准了“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合作潜力,发力中亚及欧洲市场,全年订单已稳稳超过10个亿。

  总部位于重庆两江新区的四联集团是一家知名上市企业,在全国各地多次考察后,最终将旗下蓝宝石晶体原材料业务板块“落子”兰州新区。记者在生产车间看到,自主研发的蓝宝石晶体及LED照明生产线已进入最后调试阶段,第一颗本地产的蓝宝石晶体即将在7月底面世,全部投产后,这里将成为全国规模最大、品质最高的蓝宝石新材料生产基地。

  思路清,方向明。兰州新区在承接旧城转移的同时理性分析利弊,确定了石油化工、装备制造、新材料、生物医药、现代物流等7大支柱产业,并构筑起“两区三片多组团”的发展格局。

  信心足,干劲大。兰州新区用2年的时间,干出了以往5年甚至10年的活儿,这让习惯于“深圳速度”的广东投资考察团的老总们,心服口服地竖起大拇指。截至目前,兰州新区累计引进产业项目256个,总投资2957亿元,中国铁建[0.42% 资金 研报]、正威集团、绿地集团等28家世界500强、国内500强和民营500强入驻新区。

  “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兰州新区大有可为。”甘肃省委常委、兰州市委书记虞海燕告诉我们,兰州新区正由起步爬坡转入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要围绕“西北地区重要经济增长极、国家重要产业基地、向西开放重要战略平台、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功能定位,努力走出一条内陆地区国家新区创新发展的新路子。

  悠悠黄河水穿城而过,历经百转千回终入海。向西进发,全面开放,兰州新区已经做好准备。(经济日报记者 顾 阳 李琛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