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花雨》:与时俱进 历久弥新

23.06.2015  11:42

  

  5月26日,位于兰州市五里铺省歌舞剧院院内东侧学生楼四楼的书画工作室里,几位中青年书画家正在挥毫泼墨,而四周展出的80余幅画作或清丽雅致、或秀美飘逸,引人驻足,《甘肃省歌舞剧院国画小品交流展》在这里举行。

  对甘肃省歌舞剧院来说,5月23日,是一个特别的日子。这一天,是省歌舞剧院原创大型舞剧《丝路花雨》首演纪念日。

  用这样的方式纪念被誉为“中国舞剧之最”的经典舞剧《丝路花雨》创演36年,是不是有点简单?

  简单的纪念活动幕后还藏着什么故事呢?带着疑惑与好奇,记者走进省歌舞剧院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陆金龙的办公室,一个令人惊喜和期待的答案渐渐浮出水面。

  “还记得青培班的第一次展示汇报吗”

  “你还记得我们青培班的第一次展示汇报吗?”陆金龙一声反问,5月22日发生在省歌舞剧院花雨剧场的一幕幕生动场景又浮现在记者眼前。

  那一天,花雨剧场的观众不多,掌声却很热烈,“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舞剧《丝路花雨》青年表演人才培训班第一期教学展示汇报正在紧张有序地进行:省歌舞剧院的30多名学员,一会身着练功服,如同美丽的“小天鹅”华丽地旋转、优雅地腾跃,尽情展示芭蕾的婀娜风采;一会换了衣服,欣然跳起反弹琵琶等令人赏心悦目的敦煌舞,如同千娇百媚的“飞天”落入凡尘;一会又穿上各式民族服装,瞬间“变身”回、蒙、藏等少数民族姑娘和小伙,或风情万种、或热烈欢快地跳起民族民间舞蹈……

  两个多小时,30多名学员汗水浸透舞衣,脸上悦人的微笑一直不曾褪去;两个多小时,虽不是正常演出,文艺界的领导、授课教师、媒体记者、院里职工组成的观众看得津津有味,无人离场。

  “孩子们很卖力,也生动展现了集训成果。”看着学员们个个汗流浃背,省文化厅副厅长杨建仁有点心疼,“但这样的培训机会来之不易,要从提升基本功、提升艺术素养,从自身职业规划的高度倍加珍惜。”

  培训不是一个院团的常设课吗?没错,但获得国家艺术基金资助开设培训班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国家艺术基金是由国家设立,旨在繁荣艺术创作、打造和推广原创精品力作、培养艺术创作人才、推进国家艺术事业健康发展的公益性基金。2014年,是国家艺术基金申报项目的第一年,全国有4256个项目申报,最终,只有394个项目获得资助,比例不足十分之一。

  省歌舞剧院申报的“舞剧《丝路花雨》青年表演人才培养”有幸获得189万元的基金资助。这是我省获得资助的7个项目之一,却是我省唯一一个、西北首个针对剧目人才培养获资助的项目,也是全国艺术人才培训类里最高的一个。

  在全国4256个项目中赢取一个名额,难,是真的难。

  但这次“中奖”靠的不是运气,是“底气”,是《丝路花雨》上演36年,长演不衰、历久弥新的那份“底气”。

  “《丝路花雨》就是丝绸之路上的一个动人故事”

  1979年5月,舞剧《丝路花雨》在兰州诞生,第一次把绚丽的敦煌壁画搬上舞台,在悠扬的丝路古乐、曼妙的飞天舞姿中,再现了敦煌画工神笔张和女儿英娘与波斯商人患难与共的故事,讲述了丝绸之路上一段感人至深的中外友谊佳话,被誉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报春鸟’。”

  此后36年里,《丝路花雨》带着浓郁的敦煌印迹、独特的甘肃符号,在祖国大江南北演绎经典,书写了中国舞剧史上的一段辉煌传奇,成为甘肃乃至中国的一张“文化名片”;同时,以“复活”了的敦煌开启了一条中华文化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的崭新道路,先后赴朝鲜、法国、意大利、美国、西班牙等30多个国家演出,作为特殊的“文化使者”,穿越千山万水,传递和平、友谊和梦想。

  “《丝路花雨》是什么?按我们在国外演出时的翻译,《丝路花雨》就是丝绸之路上一个美丽的传说,一个动人的故事。”陆金龙说,之所以得到海内外的广泛认可,是因为《丝路花雨》生动演绎了国与国之间以人为本、友好通商、合作发展的“丝路精神”,36年前如此,36年后依然如此。因此,2014年申报“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的时候,省歌舞剧院就充分考虑到我省戏剧大省、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尤其是“一带一路”国家战略构想,“36年的不断打磨,《丝路花雨》更加好看,也更容易获得世界观众的文化认同和情感认同,作为文化部对外文化交流和甘肃‘走出去’的‘先头项目’,理应承担新时代应有的责任。”

  当然,承担责任并不是表表态、说说话那么简单,这是机遇,更是压力和挑战。

  尽管《丝路花雨》作为经典舞剧,历经36载,不仅享有“二十世纪华人舞蹈经典作品” “中国舞剧史上的里程碑” “中国民族舞剧的典范”“东方的《天鹅湖》” 等诸多美誉和盛名;还先后出访3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国内、国外演出分别达1800余场和825场,观众达300多万人次,实现经济收入约3亿元,实现了“名利双收”。

  但《丝路花雨》也有难言的苦衷。长期以来,由于忙于市场营销,忙于演出和生产,《丝路花雨》剧组缺乏系统“充电”,导致“英娘”“神笔张”等主角演员主要依靠外请。因此,虽然异地同演《丝路花雨》的市场需求早已有之,《丝路花雨》的道具、服装早在2012年就配备了两套,但受制于“人”,还是一再错过重要演出、大型巡演很多机会,令人遗憾。

  “异地同演《丝路花雨》的日子不会太遥远”

  “要与时俱进就要新人辈出。”陆金龙告诉记者,之所以一再强调“国际艺术基金资助项目”来之不易,还有这一深层原因。

  得到国家艺术基金189万元的资助,省歌舞剧院按国家艺术基金要求,制定了详细的培训计划。先优中选优,从全国聘请“敦煌舞教学创建人”高金荣等20余名专业教师,精挑细选30名学员,再根据院团发展,开设芭蕾舞、敦煌舞、古典舞、现代舞和甘肃特有民族民间舞等课程,力争7个月内,为《丝路花雨》剧目培养“英娘”2至3人,“窦虎”“伊努斯”各1至2人,“神笔张”“幼年英娘”各1人,优秀群舞领舞演员6至8人。

  “这将彻底改变长期困扰《丝路花雨》发展的自有主角队伍缺失和新生力量不足的根本问题。”陆金龙满怀期待地说,有了“自己人”,成本低、好运转,就能适时推出视频版、旅游版等多个版本的《丝路花雨》,适应各种舞台,“异地同时上演《丝路花雨》的那一天就不会太遥远。”

  难怪陆金龙在5月22日的展示汇报当天谦虚地说:“今天只能算是内容展示,谈不上成果汇报。”

  但培训成果还是令人兴奋。

  当初,授课教师担心,教演员本来就难,教头顶无数光环的《丝路花雨》演员会更难吧?没想到,学员勤学好问,授课教师经常“被迫”拖堂,“被迫”不停地“开小灶”。

  “演了近十年的‘英娘’,系统地学习芭蕾舞、敦煌舞等还是第一次。”从17岁开始出演“英娘”的李莉说:“以前都是传帮带,现在是理论+实践,的确受益匪浅,我一定会倍加珍惜这次培训机会,把‘接力棒’传好。”

  “这样的培训机会太难得了,对于舞蹈动作,对于角色理解得更准确、更到位了。”“表演能力、综合能力得到全面提升。”“准英娘”、23岁的康琦和张博更是非常庆幸,“一定要吸收前面所有‘英娘’的优点,更好地刻画‘英娘’这个角色。”

  “经典不是一成不变,创新才是对经典最好的传承。”陆金龙说,这次培训不仅明显提升了专业素质,也大大凝聚了队伍的向心力。作为《丝路花雨》新时代的传承人,就应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和超越,“因为对于《丝路花雨》,每一个明天都是新的。”

   传承 创新 超越

  陪伴是爱一个人最好的方式,读书是纪念作家最好的方式......

  对于中国经典舞剧《丝路花雨》,什么才是创演36年最好的纪念方式?

  省歌舞剧院的答案是:传承、创新、超越。

  创业难,守业更难。《丝路花雨》历经36载,代代传承,长演不衰,历久弥新,这本身就是最好的纪念方式。

  难得的是,传承不是简单的“复制”。正如省歌舞剧院“掌门人”陆金龙所言,《丝路花雨》就是丝绸之路上一个动人的故事,就是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的“丝路精神”。正因代代传承人深深体悟并守护着这个“灵魂”,36载风雨洗礼,《丝路花雨》愈加芳香四溢。 

  创新不是简单的“花样翻新”,更是与时俱进、更“接地气”地走出甘肃、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的步伐。

  可喜的是,创新永无止境。从舞美、服装、音乐等一次次小范围的打磨、提升,到2008年推出新版《丝路花雨》,次次令人耳目一新。也正因大胆创新,《丝路花雨》创下中国舞剧史的诸多“之最”。 

  超越不是“另起炉灶”,是足踩已有基石,攀登更高的艺术巅峰。

  令人期待的是,超越并非“纸上谈兵”。史无前例地开设《丝路花雨》青年表演人才培训班,培育自己的“英娘”“神笔张”等主角,让《丝路花雨》不再受制于外在因素。成立书画工作室,让舞美设计师在创作中寻找更加美轮美奂的舞台布景“灵感”......就是用一次次彻底的“换血”,赢取新时代的超越。(记者施秀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