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大西北风情 笔录新丝路发展 港澳学子 重走陇原长江路

03.08.2015  19:39

  甘肃曾是范长江当年西北之行走过路段最长、区域最广、写过文章最多的地方。2014年,“范长江行动”首次举办,20名香港传媒学子分为两组,分赴河西走廊和甘南、定西,在13天的采访中写出了29个整版系列报道。大公报持续一个月图文并茂、系列刊发专题,加深了参加行动的香港学生对中国西部历史和现状的认知,受到海内外媒体广泛关注和转载,获得各方一致好评。

   港澳5高校20名学子参与

  今年的甘肃行从7月31日持续到8月11日,共有香港中文大学、香港浸会大学、香港树仁大学、香港理工大学、澳门大学5所高校的20名学生参加。

  未来十天里,采访团将先后赴兰州、张掖、肃南、临泽、嘉峪关、酒泉、玉门、敦煌等地实地采访,了解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段建设情况,采访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代农业发展、嘉峪关文物保护、玉门风光电基地和莫高窟文物保护工程等内容。

  启动仪式上,甘肃省委常委、宣传部长连辑表示,河西走廊是2000多年前中原地区和西域地区重要商贸、人文往来的战略通道,历史文化源远流长,曾经是人类社会发展最为辉煌的地区之一,也是民族融合过程最为波澜壮阔的地区。

  他说,新中国成立以来,河西走廊作为中国最重要的工业基地之一,为国家现代化建设做出重要贡献。如今,在与全国同步在2020年实现小康社会的进程中,扶贫攻坚是当前甘肃的中心工作之一,希望学子们将此纳入视野和关注范畴。

  由于当地生态环境的脆弱,生态保护成为民众和政府的重要历史责任。连辑还建议采访团认真考察这一地区如何处理人类发展和生态保护的关系。

   陇官员:将采访视为逆境教育

  “香港是祖国在南部的一颗璀璨明珠,中国人因为香港在世界的地位感到骄傲,香港也因为祖国的繁荣才有今天和更好的明天。”连辑勉励学子们将这次采访经历视为一次逆境教育、生存训练,勇于挑战和感受,看百姓如何在艰苦的环境里顽强的生活,看当地政府怎样解决贫困, “跳出香港看看内地,对中华民族的崛起、复兴和前途会更充满信心。”

  采访团团长、大公报副社长兼执行总编辑李大宏在致辞中指出,今年是范长江西北之行80周年,是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此时重走范长江之路具有特殊意义。在甘肃行之外,今年的“范长江行动”还增加了内蒙古行、福建行、国企行和深圳特区行。

  他希望学生们能“像前辈范长江那样,一边行走,一边观察,一边思考,在建设华夏文明创新区和丝绸之路经济带黄金段的陇原大地上,写出最新最美的篇章。”

  出席启动仪式的还有甘肃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彭鸿嘉,甘肃省委外宣办、省政府新闻办主任梁和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