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红广场疏解道路完成50%

27.06.2014  11:47

  随着我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的全面展开,其建设进度一度成为市民热议的话题。近日,记者从市轨道公司获悉,截至前一个统计日,我市轨道交通建设全线已累计完成主体结构围护桩1314根。在管线改迁方面,雨、污水已完成8896米,占总量的98%;给水完成4439米,占总量的67%;热力管线改迁完成2347米,占总量的90%;燃气管完成4283米,占总量的42%;二热管线迁改已完成1780米,占总量的79%;电力完成2994米,占总量的26%。全线所涉及到城关区、七里河区、西固区的树木及绿化移植工作已基本完成,交通疏解道路施工正在紧张有序进行中。

  据了解,目前,马滩站交通导改已全部完成,正在进行永久围挡基础施工,围护桩累计完成210根,占总量的47%;东岗站交通疏解道路已全部完成,各类管线改迁工作基本完成,正在进行永久围挡基础施工,围护桩累计完成349根,占总量的61%。同时,盘旋路站交通疏解道路东岗西路南侧(飞天大酒店)路面改造正在施工,主体围护桩累计完成111根,占总量的15.5%;雨水、给水、热力管线改迁已经完成。拱星墩站南侧交通疏解道路已完成280米,占总量的77.8%,车站主体围护桩累计完成125根;污水、燃气管线改迁已完成。

  作为我市中心区域和未来轨道交通的换乘车站东方红广场站的建设进度一直最为吸引市民的关注。近日,记者在东方红广场的施工现场看到,场区内一片繁忙景象,各个工种正在按照既定计划进行施工。有的工人在进行永久围挡建设,有的则进行疏解道路的硬化工作,而来自电力、自来水、燃气等产权单位的施工队则主要负责管线改移施工。据东方红广场站点的项目副经理白景峰介绍,东方红广场站点疏解道路主要是占用原广场南侧的绿化带,目前,南侧疏解道路建设已完成50%,待全面完工后,疏解道路与原有道路基本相同,可实现双向6车道通车,对该区域的交通影响不会太大。同时,东方红广场站点管线改迁工作也在按计划有序进行。截至当前,广场车站已完成围护桩40根,自来水管道改迁工作除东西两个十字需要重新碰管外已全面完工,电力管沟完成迁改90%,由于南侧没有弱电管沟,因此,下一步工作的重点将围绕马路北侧的弱电迁改展开工作。白景峰说:“待所有前期工作完成后,东方红广场车站将进行主体建设,为了能尽早的完成前期施工,项目部专门组织120余名工人采取了24小时施工作业。”此外,记者还了解到,由于东方红广场车站不进驻盾构机,因此施工现场将不会开挖盾构井,只会在东西两个方向盾构机掘进至广场时建设接收井,届时,东西两个方向掘进至此的盾构机将“会师”东方红广场。

  据市轨道公司的相关负责人介绍,东方红广场站位于东方红广场西口和东口之间的庆阳路,是1号线和2号线的换乘车站,为地下两层双岛四线式车站,呈东西向布置,长约669.8米,宽约41.3米,车站本体设有4个出入口,4组风亭。同时,考虑到东方红广场是兰州主要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商贸中心,也是人流、车流分布集中、交通最繁忙的区域。在车站周边同步设计了9个附属出入口,连通车站周边商业中心,承担行人地下过街功能。这位负责人说:“为了减少施工对交通的影响,东方红车站建设将分三期进行围挡。届时,希望过往东方红广场的社会车辆通过武都路、南昌路、甘南路、麦积山路、静宁路、东郊巷等道路绕行,尽可能减轻东方红广场交通压力。

  据了解,东方红广场的第一期为交通导改钢便桥施工围挡,分为两个片区,分别将广场东口十字、国芳百货北侧庆阳路进行围挡,搭设钢便桥,约需4个月时间。东口围挡长为30米、宽为43米,国芳百货北侧围挡长为40米、宽为50米,施工期间车辆按现状交通从围挡周边绕行。第二期为车站主体和明挖区间施工围挡,施工约需18个月时间。分四个施工围挡区,其中第一片区为明挖区间施工围挡,第二、三、四片区为车站主体施工围挡。第一片区西起兴隆大厦,东至广场西口西侧,长约350米,宽约21米,与第二片区围挡西段相连,为了保证广场西口南北向交通正常通行,本段区间采用从西向东分段施工、分段围挡的办法。第二片区西起广场西口西侧,东至1号钢便桥西侧,长度约为506米,宽度约60米,主要围挡该段全部现有道路。第三片区西起1号钢便桥东侧,东至2号钢便桥西侧,长约为105米,宽度约66米,主要围挡该段现有道路南侧。第四片区西起2号钢便桥东侧,东至华夏医院门口,长约为130米,宽度约25-44米,主要围挡该段现有道路南侧。

  施工期间,东西向交通从兴隆大厦至广场西口主要沿围挡北侧通行,围挡北侧设有双向4个机动车道和1个非机动车道,围挡南侧设有1个非机动车道。从广场西口至国芳百货段围挡南侧设有双向6个机动车道和2个非机动车道,至国芳百货北侧后,经由1号钢便桥转至围挡北侧,一直沿围挡北侧通行至华夏医院附近,初步向原车道过渡。围挡北侧从广场西口至兰州电视台之间设有双向2个机动车道,从兰州电视台至广场东口之间设有1个由东向西的机动车道,保证沿线单位车辆出入。广场西口南北向交通沿围挡西端绕行,北入口保证3个机动车道和1个非机动车道,西入口保证3个机动车道和1个非机动车道,南入口保证2个机动车道和1个非机动车道。广场东口南北向交通经由2号钢便桥通行,保证原有双向4个机动车道和2个非机动车道不变。东西向交通均在围挡北侧通行。第三期主要是车站附属设施、出入口和风亭施工围挡,施工约需8个月时间。分六个片区进行围挡,主要围挡省公安厅南侧、兰州体育馆北侧、广场旗坛北侧等地段绿化带及少部分道路,主席台东侧场地及少部分道路,银鑫商务大厦门前,广场西口西南角市供电局地块,施工期间原有道路恢复现状通行,对交通影响不大。施工期间,南北向行人需通过钢便桥和围挡两端过街,对市民出行有一定影响。建成后,利用轨道交通出入口及地下通道承担行人过街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