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亚东干族学生过“中国年”:思念家乡 更想留在中国
中新网兰州2月24日电 (南如卓玛)19岁的东干族男孩安瓦乐来自吉尔吉斯斯坦,在西北师范大学求学。在他的家乡没有“春节”,直到三年前来到兰州,他才知道“中国年”。
东干人是中国西北回民后裔,历史上曾两次迁居后逐渐定居在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俄罗斯等国,是中国海外穆斯林同胞中最大的群体之一,在中亚地区约有14万人。
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后,安瓦乐和他的东干族同学告诉记者,“中国年很有趣,很多烟花十分漂亮,城市道路旁、亭台楼阁里的大红灯笼看起来很浪漫。”
这些留学生热情地向记者介绍,东干人的新年是12月31日,比中国春节早一个多月。那一日,所有在校东干族留学生吃了“团圆饭”,并做了过年必吃菜——阿里维亚(谐音),用土豆、胡萝卜、牛羊肉、鸡蛋和黄瓜拌的沙拉。安瓦乐对各种家常菜十分拿手。他再三强调,鸡蛋一定要先煮熟。
然而“入乡随俗”在所难免。2016年中国春节来临前,安瓦乐和同伴们,就像所有中国人一样,开始置办“年货”,买齐了近两周的食物,以备所有中国人歇业回家过年时的“资源短缺”。
“除夕夜,西北师大的老师来看我们,带了巧克力、面包、糖。”安瓦乐说,东干人过年有吃桔子的习俗,表示一家人团聚,和中国人除夕吃饺子、元宵节吃汤圆一个意思。
来自哈萨克斯坦的东干族女孩马婷娜春节期间回国时,先坐飞机到乌鲁木齐,再坐20多个小时的公共汽车。她说,即使在哈萨克斯坦,也有浓厚的“中国年味”,因为那边有很多中国企业、中国商人会过春节,会在除夕之夜,一家人守着电视机看中国春节晚会。
“我们东干族的很多老人也爱看春晚,看到秦腔等陕甘特色民俗节目会很激动。”马婷娜说,东干族保留着很多习俗,和中国西北穆斯林一样,如吃羊肉面片、炒拉条(炒面条)等。
安瓦乐十分羡慕室友康思远和马婷娜回国探亲。“看到中国的春运,电视上、手机上铺天盖地的新闻报道中国人回家过年的消息,我也十分想念家乡、想念亲人。”安瓦乐说,然而明年毕业后依然想留在中国。
“毕业后,我还想去中国的其他城市看看,想留在中国当翻译。”想起家人,安瓦乐想起母亲出国前装给他的一大袋糖,他问记者“想尝尝我们国家的糖吗?”并迅速从床底下拿出来热情地递给大家分享。
近日,马婷娜正在准备汉语等级考试。她认为,中国的“一带一路”建设给东干人带来了很多的机遇,不仅重拾祖辈文化,还可以此为生。“去中哈合资大企业就业”亦是她的努力方向。
受国侨办和甘肃省政府全额资助,自2013年以来,西北师大从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招收了三届东干族留学生150人。(完)
甘肃新闻网 【编辑:杨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