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杯”与中国学生的“体育课”有啥联系?

14.07.2014  15:06

  “本科一、二年级学生体育必修课不能少于144学时,每周体育课不少于两个学时。”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副司长刘培俊今天介绍了不久前出台的《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基本标准》(以下简称《标准》),强调要实现学校体育课在全面育人中的功能。(7月9日《中国青年报》)

  正当巴西世界杯赛程如火如荼之际,教育部出台《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基本标准》,不仅强调实现学校体育课在全面育人中的功能,更限定本科一、二年级学生体育必修课不能少于144学时,恐怕并非全是巧合。

  不可否认,尽管中国队再度与世界杯之无缘,但显然并未影响中国球迷为之癫狂。更何况,足球是圆的。一方面,足球赛场上欧美争霸的格局,也始终未曾被颠覆,非要中国队在足球项目上如何崭露头角,也的确强人所难;另一方面,就连享有主场之利的巴西队,尚且难免在世界杯上演被屠杀的“惨剧”,对于中国队的既往表现,似乎也没必要过于苛求,更不必因此而过度阐释。

  不过,足球运动固然有其规律,但世界杯“列强”究竟是如何炼成的,为何人口不足中国一座中等城市的一些南美小国,却可以在世界杯上崭露头角,赢得世人的尊重,中国队与世界杯的缘分如此之浅,显然并不能全用中国人不适合足球运动来解释,其背后的深层次原因,也更值得探究。

  或许有人会说,中国对于足球可以说不吝投入,无论是队员出国留洋,还是延请国际大牌教练,何以国足的战绩却仍然如同“扶不起的阿斗”呢?不过,与其去责怪球员的能力与意志,倒不如更多反思中国的教育模式。

  事实上,足球运动除了科学的训练与战术素养之外,球员的素质当然是至关重要的因素。然而,相比篮球等运动更容易从身高合适的人群中优选,足球人才的选拔却如同大海捞针,如何能保证选中的队员具备天才和天分,也就有着极大的不确定性。于是,假如足球运动缺乏广泛的群众基础,即便是有人才,恐怕被埋没的几率也相当大。

  而国内的教育模式,虽然几乎啥都要从娃娃抓起,但偏偏体育是个例外,足球当然更加不能免俗。且不说大学生的体育课形同虚设,尽管教育部三令五申保证中小学的体育运动时间,但现实中,真正能保证的恐怕仍然是凤毛麟角。于是,一个常见的场景则是,国内中小学校的球场硬件设施可能不错,但利用率却相当低,常常空着的球场,甚至让社区居民看着都眼红。

  当中国的中小学生更多的奔波于各种技能培训班的同时,欧美的学生却在运动场上挥霍着时间。在足球这项偶然性很强的运动中却总能保持稳定佳绩的德国,学校竟然都是半日制,下午没有课,只有课外活动。然而,在运动场上挥霍了时间的德国人,却并没有“四肢发达,头脑简单”,世界上一半诺贝尔奖的归属国,显然也不是偶然。而南美的孩子,则更是把街头巷尾都变成了足球场。有着如此体育与足球基础,世界杯的崭露头角不过是水到渠成的事儿。

  从这个意义上说,只要中国孩子在运动场上继续缺席,中国的足球梦就注定难圆。在这方面,仅仅是教育部规定一个体育课的课时,显然还远远不够。何时中国学校的球场不再总是闲着,何时中国的中小学生能在运动场上挥霍时间了,“世界杯”才有可能真正接近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