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把脉新区、丝路经济带建设
丝绸之路经济带(兰州新区)发展高层论坛在宁卧庄宾馆举行
专家把脉新区、丝路经济带建设
西部商报讯(首席记者丁炜娜记者穆光明)推进丝路经济带建设需要克服三大困难、兰州在发展区域性国际物流城市过程中要克服四大短板……谈优势、说发展、畅谈前景。昨日,作为第二十届兰洽会最后一项重要活动——丝绸之路经济带(兰州新区)发展高层论坛在宁卧庄宾馆举行,来自国家发改委、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科技部、环保部等各部委的专家学者与兰州新区的干部、学者以及企业界人士展开讨论和交流。
据悉,论坛主题为共享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机遇——开放、合作、共赢。旨在结合国家循环经济示范省、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综合试验区建设等发展战略,深入探讨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黄金段建设的现实意义、发挥兰州新区向西开放战略平台作用的思路、举措和政策建议。
在论坛上,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罗笑虎做了题为“加快向西开放步伐、着力打造丝绸之路甘肃黄金段”的发言。他首先向大家介绍了甘肃在资源矿产、文化底蕴、对外开放中的优势以及目前正在建设的全国经济循环区、华夏文明创新区、生态安全屏障综合试验区等重要战略平台。结合国务院刚刚批准设立兰州新区综合保税区,他谈到今后将有一批面向中西亚的出口企业落户兰州新区,甘肃省将以此为契机,努力将兰州新区打造成西北地区重要的经济增长极、国家重要的产业基地、向西开放的平台、承接产业转移的示范区。
兰州市委副书记、市长袁占亭在论坛上表示,“兰州市的目标是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黄金段的‘钻石节点’。目前兰州市在‘五通’方面积极开展工作,首先在政策沟通方面,兰州市委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正在编制兰州参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总体规划,今年兰州市加入了上合组织睦邻友好的合作委员会,成为全国省会城市中首个加入这一组织的成员。在道路联通方面,兰州市正在策划开通‘兰欧’货运班列,积极融入国际现代联运物流体系;在贸易畅通方面,一方面综合保税区获得国家批复,同时围绕拓宽物流集散和通道功能,正在加快建设兰州国际港务区;在民心相通方面,兰州市正在加强与丝绸之路沿线各国的人文交流;在区域合作方面,兰州市与西安市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确定在产业协作、商贸流通、文化旅游、园区建设、科技创新、公共服务等领域加强合作交流。”
袁占亭还向与会嘉宾介绍了兰州市接下来要做的几项重点工作,“首先是尽快开通‘兰欧’货运班列,构建通往中亚、西亚和欧洲的黄金通道。同时争取将兰州机场升级为国家客货运航空港,力争年内开通兰州至迪拜、第比利斯和阿拉木图的国际航线。此外,兰州市还将加快兰州新区综合保税区、兰州国际港务区、兰州铁路集装箱中心站等三大功能型设施建设,打造面向中亚、西亚和欧洲的商品运输和贸易集散中心。”
观点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外经研究部部长赵晋平
推进丝路经济带建设需克服三大困难
国研中心外经研究部的部长赵晋平表示,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加强贸易和投资合作已具备基本的成熟条件。首先相关国家具有加强合作的积极意愿;第二,中国、俄罗斯和中亚国家这样一个欧亚两个地区的接合部,在全球经济中也是最活跃的一个区域;第三,相关国家之间的贸易合作、投资合作也有了相当快的发展和雄厚的基础;第四,在最近几年的发展中,相关国家在加强合作方面还建立了一些新的机制。
赵晋平直言,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还有许多需要克服的困难:一是进一步加强我们的战略互信,要相互消除彼此之间的一些猜疑;二是基础设施还相对比较落后;三是贸易投资合作中还存在着一些障碍和制约因素,增加了企业和一些投资主体的一些成本。
赵晋平强调,加强政策沟通是促进相互贸易投资合作的重要保障。“未来在国际层面来说,我建议整个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中,首先要加强各个国家之间的对话,通过对话、合作来形成一种合作的共识,真正建立一个命运共同体和发展共同体,我想这是我们未来发展和合作的一个重要的基础。第二,我们应该采取措施,积极地推进本区域的贸易便利化和贸易自由化的合作,来深化我们相互之间的关系。第三,应该在加强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方面采取进一步的努力。”赵晋平说。
国家发改委产业技术经济研究所原所长胡春力
新区建设要产值创新规模齐头并进
“因为地利之便,兰州新区在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走在前面的几率很大。但从各地方新区建设经验来看,不能走产值第一、创新次之的老路。”胡春力在演讲中表示,“兰州新区的建设中,产值、创新、规模三驾马车应齐头并进。引进产品的产量作为指标,发展自主创新的能力,是搞新区、搞装备制造业的一个必然之路;其次,如何发挥企业的战略创新作用,战线太长以及主机、整机、零部件等都在一起,导致部分企业大而不强。应该主控整机技术,将零部件推向社会。”
国家科技部科技经费监管中心副主任房汉廷
新区建设要让招来的企业根繁叶茂
房汉廷表示,新区在开发之初,都采取大招商、大引资的方式,而忽略了本地化企业的成长,这很容易导致无根化。尤其大招商、大引资导致了迅速占领新区空间,致使后续无法进行产业升级。招商引资不仅要能招得来,而且重点要留得住,如果招来的企业无法根植于新区,很快再流失出去,就会导致新区出现废墟化现象;其次,新区建设要有领头企业、核心技术,如果缺乏了这些,新区会看起来很繁荣,但实质上没有领头企业、没有核心技术,就会形成空心化;此外,大量小企业长不大,大企业内部坍塌,没有技术、没有模式支撑,就成了“小人国”。虽然兰州新区地处甘、青、宁三地之利,做得好就可以利用这三地之利,用不好就成了三不靠。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咨询研究部副部长王军
金融创新七点建议为新区筹钱
“加强金融创新,推进兰州新区发展。”王军演讲的主题主要围绕金融创新提出了七点建议。建议一,考虑组建政策性的新区发展银行促进新区发展,可以考虑由省上控股,或者鼓励设置股份制的商业银行;建议二,借助国家政策的东风,发起设立民营金融机构,包括股份制银行、担保机构等融资性机构,重点面向小微企业提供金融保障;建议三,建立以发展开发型以市场经济为导向的集融资机构,重点为基础设施建设提供资金保障;建议四,发展地方的错层次市场,大力推进以企业市场来打造区域性的产权交易中心股权运营中心,最大限度的发展金融性市场的企业功能,来引导上市交易,在新区可以开展产权市场和资产市场的建设;建议五,加快新区股权投资中心的建设,设立多产业投资基金,通过专业政策的引导来推动多层次的投资基金的进入;建议六,以发行债券的方式来设立新区的能源矿产基金,利用海外人民币离岸市场发行人民币债券进行融资,以国有资本来撬动国内民间资本已经被证明是非常有效的;建议七,考虑建议良性互动的矿产品交易中心或期货交易所。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研究所副所长王微
把兰州作为上海自贸区的物流起运港
“兰州这个城市的物流体系建设,必须从两方面找到契合点。不应该简单的作为地区物流来建设,更应该从整个丝绸之路经济带来体现。”王微在演讲中主要谈到了城市的物流体系建设。“目前兰州这个地方制造业的比较优势尚未形成,兰州应进一步扩大对内、对外物流联系,与省外、国际大型物流企业增加联系,更多的形成物流流量,更要与东部的物流业形成密切的联系,尤其要抢占物流重要高端资源。目前而言,兰州的铁路是一大优势,铁路是下一个阶段中国打造先进物流的重要核心,这也是兰州对接中部及其他地区的重要物流流通方式。”王微表示。
在发展区域性国际物流城市建设过程中,兰州要克服四大短板,一是基础设施不足;二是物流服务功能上加工配送等方面存在不足;三是物流企业集群化不足,存在单兵作战的模式;四是物流体系和产业集群是相关促进发展的,兰州市产业集群依然不强,制造业薄弱,制约着兰州建设区域性国际物流中心。
同时,王微还就城市物流体系建设提出了建议:一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扩大开放,重点吸引国内国际重要的物流企业入驻,同时加强和中东部产业密集城市的联系;二是以铁路为主,形成和欧亚大陆桥周边城市的对接;三是发展物流总部,吸引国际物流巨头区域总部入驻兰州;四是把兰州作为上海自贸区的物流起运港,争取享受上海自贸区的相关优惠政策。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部研究员王忠宏
打造独具特色的新兴产业群
王忠宏在建议中提到,目前应该首先重新审视兰州市功能定位,打造面向国际,科技、教育等要素集聚辐射,各方主体共赢的平台经济;应用新技术、新业态、新理念、新模式,做精做优传统优势产业;打造具有特色的新兴产业群,促进产业多元化,百花齐放;建议建设经济带文化旅游中心、文化“走出去”中心,挖掘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资源,建立大型文化基地,文化风情一条街,扩大兰洽会品牌号召力和影响力;创新驱动,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科技创新中心;政府营造良好产业生态,完善硬件设施,同时更加重视科技研发、知识型技能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