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学者支招“创客”发展:匠工精神“等风来”
中新网兰州7月9日电 (记者 冯志军)创客是什么?双创教育是趋势还是“一阵风”?其目的是办公司还是育人?2016中国西部创客节高峰论坛9日在兰州举行,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全国知名的专家学者和创客代表,对近年在中国蒸蒸日上的“创新创业”进行分析和谏言。
“创新就是精益、工匠和风口”,拥有16年信息化研发及IT项目管理经验的北京大学创业训练营合伙人姚维,对于创新创业有着自己的“逻辑”。他分析称,创业者在精确找准客户“痛点”的同时,还要有“八级工”的匠工精神,并在坚持中等待政策和市场等机遇的“风向”。
姚维说,根据近一年多时间参与20多个行业逾千个创新项目的过程中发现,很多创业者自称找到的“痛点”只是自己想象的,他们对自身和市场没有精准分析,而创业初期应该是“以最小的代价,做最大的事”。另外,创业也并非都是围绕高科技,比如做农产品不容易,但坚持下来就是“大生意”。
“创业是件非常辛苦的事情,‘死法’有很多,但最残酷的是自相残杀和闭门造车。”姚维建议,区域性的创业者要不追风、不唯众,不一定要盯着“高大上”的领域,应该尝试挖掘一些如兰州牛肉面等地方上的“老东西”,做出符合人性的产品和服务就是成功的创新。
2014年,中国政府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作为中国经济新的发动机和新引擎。随后,围绕此的产业项目在各地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双创”工作亦被地方政府视为经济社会发展“提质增效”的捷径之一。
中组部“千人计划”专家、易直播CEO陈建文在留美多年后,于2015年8月入选中国千人计划,回国创业并担任成都电子科技大学电子工程学院教授。他认为,在互联网时代,人们不一定要通过售卖实物商品才能获利,知识才华一样可以变现,关键是要善于去发现生活里尚未解决的问题。
陈建文透露,比如他创办的易直播正是高科技创新梦方向上最好的实践,短短一年时间,该平台已拥有逾千万客户和约10亿元人民币的市场估值。而这样立竿见影的效果,是因为他找到了市场“痛点”:只有视频,才能实现人和人连接带来的爆发力和社交粘性。
“把梦想变现,并具有共享精神,这就是创客。”清华大学教授、中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联盟秘书长孙宏斌当日纠正社会关于“创新创业”的几个误区说,近年在中国内地涌现出很多类似在咖啡屋里“谈生意”的个性化“创客空间”其实并非创客,创客是以兴趣为驱动力的行为,而不是以金钱为驱动力。
孙宏斌补充说,有人认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会可能会是“一阵风”,这是严重的误区,创新创业是眼下世界的潮流,无论是美国的硅谷还是北京的中关村,都需要将资本市场和大学教育有机的融合起来。高校正是创新创业教育的沃土,可以激发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兴趣和精神。(完)
甘肃新闻网 【编辑:刘薛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