丑得吓人的建筑是怎么盖起来的?

24.04.2015  02:40

    有报道说,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城镇化快速推进,一批现代建筑充满时代气息、美轮美奂。但在城镇化快速推进的进程中,也出现了形形色色的“奇葩建筑”,不断冲击社会公众的审美底线,引发人们强烈吐槽。对此,《人民日报》罗列了城市建筑五大乱象:崇洋、求怪、趋同、贪大和逐奢。如果将其归纳起来,既像是没文化而又虚荣的“傻大”,又像是花父母的钱不心痛的“败家子”。

    这些年,我们已经见识了各种奇形怪状的高楼,沈阳“方圆大厦”、抚顺“生命之环”、河北“三座佛”、苏州“秋裤楼”……它们是一朵又一朵奇葩,开花落英于我们各地的城市。其设计者有举世闻名的异国大腕,也有名不见经传的“土鳖”,但其“标新立异”的野心是相似的,制造出的话题是雷同的,遭到老百姓的白眼也有得一拼。小马飞刀看过北京“大裤衩”建筑师奥雷·舍人的一段访谈,痛苦得话都说不出来。因为这哥们评价“大裤衩”时说得非常直白:这种结构在世界其他地方获准建造的可能性很小,因为当地的建筑规范不会允许建造这样的东西。于是,从声名显赫的设计大师到那些并不知名的资历尚浅的年轻设计师,都想来中国大展拳脚,中国已经成为“洋设计师”的试验场。

    而这些“奇葩建筑”的背后,我们总能看到地方官员的魅影,让丑得吓人的建筑成为权势地标,更有因为工程腐败而被撂倒官员无数。可以说,“奇葩建筑”到处开花,其实就是地方政府畸形政绩观的生动写照。有人说,建筑是一种权力的雄辩术。想想也是,对那些抱有畸形政绩观的地方官而言,沾染“长官意志”的高大上的“奇葩建筑”,正如一路高歌猛进的GDP一样,是其政绩显著的外化符号,甚至被当成决定其仕途升迁的“敲门砖”。于是千方百计地为自己“镀金”以求“加官晋爵”。“我的城市”“我的GDP”“我的财政收入”等每每成为主政一方者的私产,“奇葩建筑”也就相当于“家装”,想怎么办就怎么办,留下一个地标建筑,也就留下了“名留青史”。

    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必须要斩断权力自肥的“巨手”,一方面提高民意参与度,让规划设计在阳光下运行;另一方面要建立终身问责制。只有这样,那些丑陋的、剌眼的破烂才会从我们的城市中消失。小马飞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