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中美气候峰会举行分论坛,袁占亭参加并发言 与中美城市分享治理大气污染“兰州经验”

13.06.2016  05:22

  6月8日,在第二届中美气候智慧型/低碳城市峰会上,清洁空气创新中心与ICLEI-倡导地区可持续发展国际理事会、能源基金会、发改委能源研究所等合作机构联合主办“低碳城市发展与空气质量提升”分论坛,旨在促进中美两国城市的经验和技术交流合作,促进城市空气质量提升和低碳发展。市委副书记、市长袁占亭在论坛上作了《为全球环境治理和低碳发展贡献“兰州经验”》的发言,与中美城市代表一起分享兰州空气质量改善的经验和心得。

  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俞敬东,市政府秘书长唐琦参加活动。

  论坛上,国家发改委气候司副司长蒋兆理,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环境学院院长贺克斌等作了致辞。除了兰州市,还有来自北京市、广州市、遂宁市、美国加州、美国洛杉矶等中美地方政府代表分享了城市低碳发展和空气质量改善的经验与挑战,探讨实现改善城市空气质量和低碳发展双赢的途径、方法、策略、技术和政策,为中美城市推进低碳发展和改善空气质量的行动提供参考。

  “气候变化关系全人类的生存和可持续发展,是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重大课题,也是每一个城市应尽的责任和义务”,袁占亭在论坛上说,过去的兰州,曾是一座“污染之城”,甚至上世纪90年代有媒体报道在卫星上找不见兰州了,严重的大气污染一直是兰州人民的“心肺之患”,也是外界认识兰州的一张“负名片”。2011年以来,得益于国家和甘肃省的指导支持,兰州积极探索低碳发展转型之路,从科学化、法治化、制度化、标准化入手,打了一场大气污染治理的整体攻坚战,摘掉了大气污染这个长期罩在城市头上的“黑帽子”,打造了国内外瞩目的“兰州蓝”。去年,兰州作为中国唯一的非低碳试点城市在巴黎气候大会上荣获“今日变革进步奖”。

  从“黑帽子”到“兰州蓝”,兰州是如何做到的?采取了哪些措施?袁占亭说,我们从顶层设计入手,坚持以人为本、科学治污,制定了“1+5”的综合治理规划,形成区域统筹、群防群治的工作局面;着力构建依法治污的法规制度体系,使治污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着力调整产业结构、能源结构,对市区工业污染源采取“改、停、关、搬”等措施,推动工业企业“出城入园”实现改造升级,实施了“凡煤必改、应改尽改”的“换血式”煤改气治理工程;立足城市地处黄土高原的地域特点,把面源污染作为治理的一个重点,着力构建扬尘污染管控体系;引入城市网格化管理方式,与智慧城市建设相结合,着力构建大气污染社会化共治体系;严格环境执法和工作督查,着力构建大气污染治理督查问效体系,尤其是成立西北首家公安环保分局,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

  探索工作机制创新,构建有利于环境改善的碳交易体系,建成环境能源交易中心,探索开展了排污权市场交易减排模式。

  “此次中美气候峰会的召开,各城市在低碳城市建设和环境治理标准化中探索的实践经验以及低碳技术的创新、示范和应用,为兰州建设低碳城市、建立治污标准化体系带来新的启迪。”袁占亭表示,兰州将围绕到2025年实现碳排放达峰这个核心目标,学习借鉴国内外城市的成功经验,加快建立完善大气污染治理标准体系,研究制定低碳城市建设规划和碳排放达峰实施方案,申报创建国家低碳试点城市,以更加务实精细的措施推动低碳城市建设,为全球环境治理和低碳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在论坛上,国家发改委气候司副司长蒋兆理和主持人及与会的国内外代表频频点赞了兰州大气污染治理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