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误读中纪委的“重点查处”

27.05.2014  18:10

  中纪委副书记杨晓渡昨天就中纪委监察部机关“聚焦中心任务,深化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与网友在线交流。杨晓渡表示,要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加大案件查处力度,重点查处十八大后还不收敛不收手等四类党员干部。(5月17日《北京晨报》)

  十八大后还不收敛不收手的干部,将成为中纪委的重点查处对象。“重点查处”四个字,一时成为公众的热议话题。但是,千万不要误读中纪委的“重点查处”。

  “重点查处”的意思是什么?如果你认为十八大以前的违纪违法行为就不查处了,那你就大错而特错了。不仅十八大以前就成为了“老虎”和“苍蝇”的要打――目前打掉的20多个“大老虎”,几乎都是十八大以前犯下的案件,打掉的“小苍蝇”,那就更不用了;而且退休了的“老老虎”和“小苍蝇”也要打――茂名市原政协主席冯立梅已经退休两年,因为涉嫌严重违纪问题,目前就正在接受组织调查。冯立梅在媒体眼中,或许只算一只“苍蝇”吧!

  其实,退休之后落马,冯立梅不是第一人。十八大之后落马的多只“老虎”,不少也都是退休或退居二线之后:63岁的陈柏槐被抓时,已卸任湖北省政协副主席近一年;64岁的郭永祥落马时,早已卸下四川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职务,仅担任四川省文联主席这一“虚衔”;59岁的倪发科落马时,不再担任安徽省副省长,仅保留副省级干部待遇;60岁的杨刚落马时,已离开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的职位有半年时间……

  反腐没有真空,任何人都进不了保险箱。只要你胆敢贪腐,东窗事发是迟早的事情。一位哲人说过,正义只会迟到,但从来不会缺席。谁做了贪腐的事情,成了人民的“吸血鬼”,必定难逃法网,受到人民和法律的审判,除非你命短,早早地匆匆地去见了阎王爷。

  做任何事情,干任何工作,都有主次之分,都有轻重缓急,反腐也不例外。重点查处十八大后还不收敛不收手等四类党员干部,当然传递的是一个重要的反腐信号。如何识别这个信号,聪明的人尤其是官员心中有数。特别需要提醒的是,有些官员尤其是十八大以前就犯案的官员,千万不要自作聪明、自我解读、造成误会和错觉,或者抱着侥幸心理蒙混过关,甚至干脆破罐破摔将小错酿成大错。

  培养、教育、管理和处罚干部,既要常抓不懈、警钟长鸣,也要惩前毖后、治病救人。“重点查处”就是这个意思。谁误读了这个意思,谁就会吞下自酿的苦酒。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坚持经常打、长期打形成高压严打态势,坚持反腐不留空白和死角,这是中央反腐的基本精神和一贯原则,也是建设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的必然要求和根本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