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输在起跑线上”调查:到底是条什么线?
图片来源:网络
前面的调查,对“进入大学后学什么”,给出了一个答案,它可能离很多人心目中的答案相去甚远,但不可否认代表了一种社会现实,也在“大方”地展示——当下的大学教育出现了偏差。但仔细想来,我们的教育在“应该教孩子什么”这个问题上,早早就有了偏差的苗头。
比如,有一句话,可能你已经很熟悉了——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这句话,至今依然在影响、制约着望子成龙的家长。在记者对820位在校大学生以及一个高中毕业班的样本调查中,超过65%的人表示:从小,父母和老师就将这句话挂在嘴边。
那到底,这个“从小”,是多小?3成的人,选择小学入学时为“起跑线”,而有近四成的毕业班学生,把这条线画到了当下——考上大学时。
这条“不能输的起跑线”,到底是条什么线?
诞生:上世纪90年代中期
是教育口号更是商业广告
“不要输在起跑线上”,不是祖训,不是名人名言。与其说它是一句教育口号,倒不如说是一则商业广告。
这句话的出处,现在已经无法考证。在多数人,包括度娘的记忆中,这句话最初被媒体和各种教育论坛提及,大致是在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
这是一个与教育产业化同步成长、发育,却没有随着教育产业化被抨击而消亡的广告用语。叫响这个口号的,是举办特长班、兴趣班的一众教育机构。
很快,这句话迅速戳中家长的兴奋点。为了不落人后,在“不要输在起跑线”的感召下,家长们心甘情愿地为各类从幼儿园开始到高中的特长班、兴趣班掏腰包。
类似的话连当时的原教育部副部长韦珏也说过:“中国教育不能输在起跑线上。”这句话和“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一起,成为中国父母的教育信条。农村人砸锅卖铁希望山沟里飞出金凤凰,而城里人则压缩自己的消费,压缩孩子的童年,以换来孩子过独木桥时的一点竞争力。
在这种“全民运动”下,教育这块大蛋糕越做越大。有资料显示,2013年,学前教育的市场规模已达到990亿人民币。
对此,教育学者熊丙奇撰文认为,“不要输在起跑线上”,是没有教育理论基础的:“从教育的本质看,教育本不追求输赢,而应立足完善每个人自身,所谓因材施教。每个受教育者绝不能放在一个教育竞技场上比拼输赢,分出成功者和失败者。这些是基本的教育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