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能浅薄到提起兰州只知道牛肉面
从对“牛肉面”称呼的固执上,就可以看出兰州人的性格特点,实诚、朴实、憨厚、不变通,是什么就是什么,不是就是不是,不会将就。即使“兰州拉面”这个称呼中有能够推广兰州城市形象的符号,但不是兰州那个味儿,兰州人就不接受。他们不会“精明”地去共同开发这个品牌,也不会愤怒地去抢,而是憨厚地守着自己的称呼。
提到兰州,你立刻会想到什么?很多人可能立刻会脱口而出:兰州拉面。满大街都是兰州拉面馆,这个符号已经深深印在很多人的脑海中。好,理解兰州,我们就从面说起。吃货需要知道牛肉面的称呼和历史,但你不能浅薄到提起兰州只知道牛肉面。
“牛肉面”的固执中读懂兰州人
饮食就是有这样一种魔力,占据着人们对另一座城市的想像和记忆的中心,甚至是唯一的——从器物到人文,一座城市有很多特点和个性,但对于生活在这座城市之外的人来说,他们对这些特点和个性是无感的,他们通常只会用味蕾去记忆另一座城市——因为,他们跟一个遥远地方可能有的联系只会是美食,感兴趣的也只是美食。扬州炒饭,南京桂花鸭,北京烤鸭,天津狗不理,新疆羊肉串,重庆火锅,长沙臭豆腐,民以食为天,与一座城市最自然、最紧密、最顺口、最脱口而出的搭配,就是美食。
多数城市都会以本地这种为外人所记住的美食符号为荣,并会主动推广。比如我家乡的扬州炒饭――提起炒饭,大家都叫扬州炒饭,家乡也将此当成一种独特的扬州符号,并出台了扬州炒饭的标准。可尴尬的是,兰州人并不喜欢“兰州拉面”这个称呼,本地街面上不仅看不到“兰州拉面”这个符号,甚至连“拉面”的字样都没有,而都是“牛肉面”。本地人一听外地人说“兰州拉面”,都会严肃地纠正:是牛肉面。
为什么兰州人会拒绝这个带着兰州标签、流传很广且都被理解为兰州品牌的称呼呢?当我在微博上发出这个疑问时,兰州人、著名主持人水均益是这样解释的:牛肉面在兰州就叫“牛肉面”,就像大碗茶在北京就叫“大碗茶”,加上北京就外了。――水均益的这个解释有一定的道理,但“兰州拉面”与“牛肉面”的区别,与“北京大碗茶”同“大碗茶”的区别绝不相同。
当我用这个问题问兰州的朋友时,朋友笑而不语,说,早上带你去吃一顿牛肉面,你就知道为什么了?早餐时,朋友一边向埋头吃面的我解释牛肉面的一清二白三红四绿五黄、毛细二细三细韭叶,一边解开谜底,各地的兰州拉面店多不是兰州人开的,兰州人觉得“兰州拉面”不是正宗的牛肉面,从肉到面到汤都不是兰州牛肉面真正的味道,所以他们固执地自称牛肉面。
从对“牛肉面”称呼的固执上,就可以看出兰州人的性格特点,实诚,朴实,憨厚,不变通,是什么就是什么,不是就是不是,不会将就。即使“兰州拉面”这个称呼中有能够推广兰州城市形象的符号,但不是兰州那个味儿,兰州人就不接受。他们不会“精明”地去共同开发这个品牌,也不会愤怒地去抢,而是憨厚地守着自己的称呼。
我发了一条微博,谈兰州的文化个性,我在这条微博中说:现代化让千城一面,城市在形象上失去了个性,但因文化地理等原因,城市还是有某种让本地人有归属感、外人能区分的个性。挺喜欢兰州,提起兰州会想到牛肉面和西北汉子的豪爽。不过牛肉面在符号上似乎被兰州人不爱听的兰州拉面压倒,影视中的西北汉子形象似乎多是陕西人,那兰州的个性是什么?
兰州一个本地网友对兰州文化性格的提炼,赢得了很多本地人的认同,他说:博大,内敛,兼容并包。你来,它不迎,你走,它不送,只当你在时,小曲儿一哼。后来知名网友“巴松狼王”加了一句:坐下,牛肉一斤,美酒一碗。
太形象了,兰州人的形象跃然纸上!
回到历史中去读懂今天的兰州
当我在微博里讨论兰州人对待“牛肉面”称呼这个话题时,受到了当地著名网友“野风评论”先生的批评,他说:兰州如果总把牛肉面拿出来说事儿,说明这座城市发展慢了。曹老应该仔细品味一下,到兰州这几天天气(空气质量)怎样?兰州在十年前还是一到冬天就在地球上看不到的城市。
我知道,“野风评论”先生在提醒我,应该看到兰州更多方面,而不只是浅薄地停留于美食,停留于讨论应该叫拉面还是牛肉面。
很惭愧,我就是这样浅薄的人,以前对兰州的理解就停留于牛肉面和黄河的层次。将于正月十一在央视科教频道播出的纪录片《金城兰州》,可能正包含着这种文化雄心,想让人们超越简单的牛肉面想像,从更多方面去认识兰州这座古老的城市,从这座城市的建城史和文化传承中看到这座西北名城的历史风情。
有幸先睹为快,先看到了《金城兰州》。前天到兰州酒店时,已是晚上10点多钟,几个小时的旅途很累,本想休息一晚再看片子,但先到酒店的几个朋友已经在看,房间放下行李便赶过去一起看——没想到,竟然很快就看进去了,连续看了两集。原以为这个记录片会像一些城市的宣传片那样,以宏大叙事的方式去讲述历史,用专家访谈、官员介绍、历史梳理、当事人口述等元素去记录,没想到《金城兰州》的叙事方式完全不一样,是以“情景再现”的方法去还原波澜壮阔的历史。不太像记录片,更而像故事片,有人物扮演,从电影的角度,把真实的故事,真实的情感,真实的人物,给拍活了。
比如第一集《渡口》,讲述了公元前121年,汉帝国西出河西走廊攻击匈奴,派大将李息在黄河岸边设立渡口,并建立一座城市。霍去病和李息一面与匈奴作战,一面寻址并建造了这座黄河边的军事要塞。――故事讲得很丰满,人物扮演也很传神,还原了金戈铁马中建城的波澜壮阔,用影像刻画出一部详实感人的历史风情画,让人感觉完全是看一部大片。
第二集《枢纽》,通过掩埋在黄沙中的十三封粟特人信札,为我们揭开了自晋朝至明朝,通过丝绸之路往来于金城这座商贸重镇的商队可歌可泣的命运。——看这一集,很像是在读余秋雨的《文化苦旅》,让人的思绪穿行于历史和现实之中。开头讲到十三封粟特人信札是怎么发掘出的,谈到写信的人是谁,画面突然穿越回历史,从大漠黄沙中走出一群粟特人,让人立刻走进那个鲜活的历史场景中。看到这里,耳边不禁回响起《历史的天空》充满历史沧桑感的歌词:眼前飞扬着一个个鲜活的面容湮没了黄尘古道荒芜了烽火边城岁月啊你带不走那一串串熟悉的姓名兴亡谁人定啊盛衰岂无凭啊一页风云散呐变幻了时空
第四集《明珠》讲到新中国成立后,兰州成为了西北工业中心,“一五”计划的八个重点工程在这里展开,支援兰州的青年们将青春挥洒在这片热土上。以支援兰州的青年胡淑兰等人的视角,真切感人地讲述了建国初期这段燃点青春,奉献国家的故事。也是情景再现,演员很好地还原了那个激情燃烧岁月的影像,既有历史的质感,又有青春偶像片的美感。当把自己的青春奉献给了大西北建设的一对年轻知识分子夫妇推着自行车一路默默地走着,一个长影头之后,突然切回现实,如今年迈的夫妇牵手慢行,让人泪流满面。
片子做得很精致,细致到每一个镜头的处理,都很讲究。为了展现兰州最吸引世人的大美景象,北京伯璟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特邀美国大片资深摄像师GERAI(安德鲁)加盟空境航拍。安德鲁和助手带着专业的延时设备来到中国,在兰州进行了一个月的深度拍摄,记录下了兰州的日日夜夜。除了地面拍摄以外,他们还启用了最新型的航拍飞行器,从空中全景记录了兰州代表性的瞬间。观众将要从片中看到的那些美翻了美醉了的延时摄影,都出自安德鲁之手。除了外国摄影师负责延时和风景摄影之外,该剧组还请了另一组中国摄影师专门负责拍摄兰州的人文特色,每天穿梭在兰州的大街小巷,找寻夜市和市井的记忆。
忘记宣传而讲好兰州故事
关于城市的记录片,最忌讳的就是宣传意图太直白,解说词卖力地宣传城市形象。观众对于这种生硬粗暴的宣传是非常反感的,常常是越用力越无力,越想宣传,越起不到宣传作用,越会有一种强大的逆反心态和反作用力去消解宣传。柔软的故事润物细无声地去触及人心,让人感觉不到的宣传是最好的宣传。
我觉得《金城兰州》做到了这一点,看四集记录片,是看片子在耐心地讲一系列引人入胜的故事,而不是被说教和灌输,不是被生硬地引导,不是被强迫接受“兰州很美很好”的观念。是让观众在历史和现代的故事中品味这座城市的韵味,感受他的历史深度与现代厚度。虽然这部记录片是官方投拍,但能感受到官方宣传思维对于拍摄制作方专业思维的尊重,让专业的人去讲好城市的故事,让观众在回味故事中去感受兰州的魅力。
这部记录片并没有对兰州的文化个性和城市特点作一个定义,这可能也很聪明,符合当下流行的互联网思维。传统的传播中,对一个事物的定义是传播者定义的,由传播者向受众灌输一种意义,而新媒体时代的传播并非以传者为中心,而是由传播过程去定义,让受众在参与中去共同阐释。兰州的文化个性和城市特性是什么?并不是城市管理者和记录片拍摄者可以定义的,看完四集片子后,不同的人也许会有不同的定义。
实际上,也并没有一个统一的、公认的城市个性,每个爱兰州的人心中都有一个自己所理解的兰州,它里面有大河之水天上来的气势,有西出阳关无故人的情怀,有大西北的阳刚和淳朴,有牛肉汤的滚烫和面的一根筋,有黄河母亲的细腻、包容、奔放和温情。作者:曹林,中国青年报编委、知名时事评论员本文发表于2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