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每把遮阳伞都“清凉”

17.06.2014  03:12

    气温的日渐增高,让夏日经济逐渐升温。为了防晒,购买太阳镜、撑起太阳伞成为许多市民夏季遮阳防晒的首选。但市场上又有多少遮阳伞能真正起到防晒保护皮肤的作用呢?近日,记者就此问题走访我市部分遮阳伞销售市场,发现多数防紫外线遮阳伞徒有虚名,市民选购存在误区。

    省质监局的有关负责人介绍,据《纺织品防紫外线性能的评定》标准测定,当面料UPF(防紫外线)值大于30,并且UVA(透过率)小于5%时,才可称为“防紫外线产品”,不符合规定的都不能称为“防紫外线伞”。遮阳伞的制造要求较高,成本不低。但记者发现,在五泉广场遮阳伞已经成了“地摊”货,伞的外部五颜六色,但伞的内饰全部是黑色,卖伞的摊贩还高喊:“遮阳伞,晒不黑,10块了!”随后,记者又走访了我市部分大型商场销售遮阳伞的专柜发现,商场陈列的遮阳伞品种花样不少,价格也不低,当然不会有10元的遮阳伞,在商场里陈列的遮阳伞价格都在450元至600元左右,价格高,但记者发现多数“防紫外线伞”徒有虚名,花样层出不穷。记者走访发现,商场内的遮阳伞都标注了“防紫外线”的字样。不同厂家的伞标示不同部门出具的《防紫外线检测报告》,有的依据中国质量检测协会的标准,还有的依据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的监测数据,标准很难统一;还有些知名品牌,合格证上标明的面料和检测数据表中的面料名称并不完全对应,给消费者比较和选购增加了难度。市场上遮阳伞标明的防紫外线UPF值有的是24,有的是30,有的是50……还有些遮阳伞的UPF值和UVA的透过率标注模糊,例如“10<UPF<30”,没有明确的数值,是不符合规定的。

    记者在走访部分商场时,随机采访了一些正在购买遮阳伞的市民。多数购伞市民表示,很少注意遮阳伞上的标示,会把选购标准放在款式和色彩,甚至与自己服装的协调搭配上。在国芳百货购买遮阳伞的孙女士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买遮阳伞,只要看有防紫外线字样,材质好就行,主要还是看款式和颜色以及和自己服装风格搭配的情况而选择。很少注意防紫外线指数。

    甘肃省质量监督局的工作人员提醒消费者,购前应仔细看防护等级标志。国家质检总局颁布的《纺织品防紫外线性能的评定》规定,只有紫外线防护系数值大于30,并且长波紫外线透过率小于5%时,才能称为防紫外线产品。一般说来,棉、丝、尼龙、粘胶等的防紫外线性能较差,而涤纶较好。此外,防紫外线性能以缎纹织物最好,以下依次是斜纹、平纹,颜色越深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