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分工不明晰制约京津冀一体化协同发展
中国日报网讯:2004年,发改委启动了“京津冀都市圈区域规划”编制。十年过去了,三地一体化进程缓慢。如今,北京的大城市病越来越严重;对周围的虹吸效应,导致了河北环京贫困带。
新一轮京津冀一体化又将开始,据媒体报道北京、天津、河北协同发展顶层设计方案“协同发展规划纲要”(下称规划纲要)已经完成,按照相关部署,将于今年3月底之前发布。在《规划纲要》里,除北京政治、文化、科技创新、国际交往的四中心地位不变以外,天津调整为一个基地三个区,河北调整为四个基地。据看过《规划纲要》的人士表示:纲要出台将会超出很多人的想象,从来没有哪一个规划纲要如此细致,力度如此之大。细致到哪些企业搬到哪个区域、每一条路修到哪里都写的清清楚楚,而且有每年完成进度的时间表,有问责举措。
2015年《规划纲要》拟以北京、天津、河北交通一体化为重点,不仅是轨道交通,北京新机场亦将成为北京、天津、河北协同发展的交通“新引擎”。据悉,《规划纲要》将会就完善区域产业协作中的利益协调分享机制,涉及双边或多边利益的问题将作出指导规划。
随着京津冀一体化加速度的步入实施正轨,京津冀一体化也成为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热点话题。如何冷静认识京津冀一体化,一体化如何破题,有何挑战,难点在哪,被纳入一体化的北京周边城市又面临哪些发展的机遇,相关城市企业应该如何发挥自身优势抓住这些发展机遇等等,对这些问题也需要各界认真思考和归纳。为此中国日报网房产家居频道特举办京津冀一体化加速度加速度系列论坛,邀请了有关专家、地方官员和地方房地产开发商负责人一起围绕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功能定位、产业布局、城市发展利好、近期楼市新政策等话题进行深入研讨。
合众筹运营副总任帅杰
在此次论坛中记者采访了合众筹运营副总任帅杰,他认为京津冀在国内几个主要的经济带当中,应该是比较失败的一个经济带,京津冀一体化喊到现在,不知道它切实内涵是什么?京津冀到底各地的优势生产要素是什么?还是没有系统的分析,基于这些生产要素的分析,京津冀地区能承载的产业当中到底该怎么分工?没有一个系统的研究,导致各地的功能定位就非常空。目前对京津冀的功能定位,各地甚至互相竞争。
另外,再从大的方面来看,京津冀周边的生态环境也相对比较薄弱,这样可能也会制约一些产业的发展。像长三角很多分工,研发在沪,生产就到昆山这些地方,确实这个环节分工做得还是相对比较好。京津冀确实缺少这样的产业分工的载体,再加上生态环境的问题会很受制约京津冀一体化发展。
关于近期楼市政策任总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2015救市政策,是这些年当中力度最大的。一方面这给楼市带来利好,另一方面也映射出到目前为止,中国地产一个严峻的形势。另外,中国地产接下来再发展,比较好的机遇是在于一些细分领域的创新,这个是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