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敢公开的信息是否暗藏“猫腻”
深圳下坪垃圾场影响周边60余万居民生活。一个月被投诉200多次、环保部点名批评,仍然无法缓解恶臭问题。日前,居民将主管部门告上法庭,申请公开垃圾场建设的环评报告;相关负责人回复称,垃圾场环评报告涉密,不宜公开。
按照正常的理解,一般涉密所指的都是重要的政治、经济和军事情报。一个垃圾场能有什么情报价值。而且环保部2013年11月出台《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政府信息公开指南(试行)》,要求自2014年1月1日起环评报告书须全文公开;2014年4月24日通过的修订后的《环保法》,更是明确要求环评报告必须全文公开。可见,并不存在“涉密”的环评报告。
保密多、公开少,曾是中国政治生活的一大特点。长期以来,我们只有保密法,而没有信息公开法,致使公民无法了解政府信息,因为“不公开是惯例,公开是例外”。在改革开放之前,即便是像唐山大地震这样的重大自然灾害,公开发布的信息也仅限于抗震救灾。然而,一个国家的秘密越多,并不意味着就越安全。因为在信息化社会,公众的信息越闭塞,行动的风险就越大。现代社会的发展,要求政府建立起一套开放透明、能够集中民智、代表民意的公众参与机制。政府部门的信息和政务公开,是公众有效参与公共事务管理的前提和基础。但是在一些地方,面对社会热点,有的政府部门不作为,听任不实传闻和谣言流布;有的虽有回应,却总是“慢三拍”、“留一手”,玩起了文字游戏;有的打起官腔官调,习惯空洞说教,缺乏事实和细节,难以说服人。有些政府部门在实施“政务公开”的过程中,往往是对于政府有益的信息就公开,不利的就隐瞒,或者公开无关紧要的信息,而对关系国计民生的关键信息保密。这种糊弄百姓的形式主义,其结果往往只能适得其反,事与愿违。无数事实告诉我们,信息公开越充分具体,公众才越少猜想和质疑。相反,该公开的信息不公开,其中越容易隐藏“猫腻”。信息公开可以说是最好的政治“防腐剂”。政府秘密越多,信息越垄断,权力寻租的空间就越大。官商勾结、权钱交易、欺诈失信等腐败现象,大都是“暗箱操作”所导致的。过去,很多官员习惯于能不公开就不公开,原因就在于此。
回到深圳的这件事上来,如果这个项目确实有违规之处,则应依照既有的规章制度,对相关责任人进行严格的问责;如果确实有规范的环评报告,也应反省相关部门在信息公开方面所存在的不足。否则非但不能解疑释惑,反而会引发更多的情绪与质疑,对政府公信力造成二次伤害。小马飞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