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惧“败走丁家宜”前车之鉴

17.07.2015  03:47

    宝洁的分拆瘦身计划最终迎来了接盘侠,科蒂集团日前同意以近125亿美元的价格收购前者旗下的43个美容品牌。“以监管部门批准,并完成相关所有要求的信息和磋商程序为准,我们预计将于2016年下半年完成该交易。另外,有个别香水品牌需要许可方同意移交。”宝洁(中国)公关和传播部/公司事务总监梁云如是对记者说。

    这笔交易完成后,在美妆市场,此前一直排名全球第5的科蒂集团将跃升为第二大美妆公司,仅次于L’OréalSA欧莱雅集团。面对此次大手笔收购,业内认为科蒂颇为大胆。

    100个拟剥离品牌完成90%

    梁云介绍,上述交易协议涉及美发业务、香水部门及化妆品业务等总共43个品牌。至此,宝洁已确定了计划剥离或终止的90个品牌,此前其公布的最终目标是100个左右。

    宝洁目前估计,其一次性收益将在50亿美元至70亿美元之间,“未来3年(2016-2019)将回报股东700亿美元。”宝洁在回复记者的声明中透露。

    不过,由于宝洁在剥离美容品牌的时候,它的竞争对手联合利华在半年内却收购了4个美容品牌,并如愿拿下宝洁香皂及沐浴露品牌Camay卡玫尔的全球业务及Zest激爽除北美及加勒比地区外的业务。在外界看来,宝洁瘦身计划的推进,反而有助于联合利华逆市而上,重新超越宝洁。

    但据宝洁透露,他们不会完全退出美妆领域,还保留Olay和潘婷,以及SK-II等明星品牌。

    科蒂冲业绩能否如愿?

    对于本次并购,科蒂集团董事长兼临时CEOBartBecht公开表示:“这是公司的一次重要举措。我们的业绩也将翻倍,现在公司业绩约为45亿美元。我们将冲刺100亿美元的目标,要成为继欧莱雅和雅诗兰黛以后,世界上最大的美妆公司。

    在Becht看来,这笔交易建立了科蒂集团“纯粹的美妆行业领导者和挑战者形象”。对于交易完成后香水与化妆品市场格局的变化,Becht表示,科蒂会保持在香水领域第一,沙龙专业领域第二,而在彩妆领域第三的位置。不过,科蒂能否如愿,从某种程度上看,还需要观察。

    事实上,在丁家宜业务被迫中止时,科蒂商贸(上海)有限公司的内部人士就曾透露,科蒂高端进口护肤品业务一直保持着50%的销售增长。

    此外,此番科蒂收购的宝洁品牌,其品牌力与丁家宜相比,显然更具竞争力。以蜜丝佛陀为例,依照颖通中国地区彩妆品类负责人此前2014年年底透露的数据,“颖通自2008年11月接手蜜丝佛陀以来,最近5年蜜丝佛陀品牌都实现64%的复合增长,2014年完成10亿元零售额已无压力,预计在颖通的运作下,该品牌5年后将实现20亿元的销售目标。”南都记者马建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