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奥斯威辛”

29.01.2015  04:59

    奥斯威辛,波兰西南部小镇。二战期间,上百万鲜活生命在此终结,记录了纳粹德国的滔天罪行。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迎来70周年时,对“奥斯威辛集中营解放日”的纪念有着不同寻常的历史意义。

    不忘“奥斯威辛”,是为镌刻那段不可忘却的记忆,让逝者安息。

    70年前,苏联红军为这座黑暗血腥的“死亡工厂”带来曙光,而发动野蛮侵略战争的德意日法西斯正走向穷途末路。欧洲战场,苏联军民以坚毅的决心和数千万生命的巨大牺牲使法西斯侵略者节节败退;亚洲战场,四万万中国同胞奋起反抗击退日本侵略者,为战争最终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

    不忘“奥斯威辛”,是为坚决捍卫来之不易的和平,让生者警醒。

    法西斯的肆虐给全世界人民带来难以抹平的伤痛。经历过那场生灵涂炭、人类文明史上最残酷浩劫后,和平成为全世界人民的共同心愿,和平、合作、发展、共赢的理念日益成为国际共识。以史为鉴、避免重演是和平发展的前提。

    二战后,以真诚和谦卑的姿态直面历史成为德国长年不懈的坚持。1971年,勃兰特黑衣肃容,在华沙犹太人遇害者纪念碑前双膝跪地,让世界肃然起敬;2005年,施罗德“以德国人的名义”请求世界人民原谅,令世界动容;2015年,默克尔对奥斯威辛集中营幸存者福希迪说:“您说过,当年的记忆要让下一代铭记在心,好让他们避免重蹈覆辙。这是您给予我们的珍贵礼物。

    承认、尊重、反思历史,忏悔罪行,真诚道歉,德国以实际行动弥补伤害。正因如此,曾有“血海深仇”的以色列与德国逐步建立牢固互信;曾兵戈相向的法国与德国如今共同成为欧洲发展中流砥柱;曾遭纳粹残暴蹂躏的波兰,越来越多年轻人来到德国、为促进两国友好交流而努力。

    “奥斯威辛式悲剧”也曾让中华民族经历刻骨铭心的伤痛。1937年12月,南京城陷,侵华日军血腥屠杀30万放下武器的士兵和手无寸铁的平民,制造了震惊中外的南京大屠杀。这一公然违反国际法的残暴行径,经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和南京审判战犯军事法庭审判,早有历史结论和法律定论。

    然而,日本的右翼势力至今仍抱着“不诚实”“不正视”“不忏悔”态度,抱着拒绝清算发动侵略战争的错误历史观,在挑战战后国际秩序和背弃世界人民和平愿望的道路上越行越远,引起了国际社会的警觉。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历史不会因时代变迁而改变,事实也不会因抵赖而消失。忘却历史是对数千万为捍卫和平而牺牲生命的遗忘和背叛。

    奥斯威辛的警钟不止是响彻欧洲,在太平洋之西更有其现实意义。惟有铭记历史,方能警示未来。据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