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解读:不动产登记对抑制房价有一定意义

31.07.2014  14:45

人民网北京7月31日电 (记者孙红丽)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7月30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征求意见稿)》,并决定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之后再推进相关法律修改工作。【国务院:不动产登记将征求意见】

建立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是是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完善产权保护制度”“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健全自然资源资产制度”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此前,由于《不动产登记条例》没有“如约”在今年6月底前出台,曾引来外界诸多猜测。

对此,中国房地产业协会秘书长苗乐如表示,我国的不动产登记不仅土地和房产登记分离、基础数据复杂,还需要整合协调国土、住建、农业、林业等多个部门的利益、管理等关系,因此,条例比预定的时间有所“迟到”是正常的,这有利于登记工作的开展和当事人权益的保护。

同时,房地产领域的专家学者也指出,对楼市来说,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为房地产税立法和调控的加速推进奠定了基础。

“《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的出台,也彰显了我国新一届领导班子改革破冰的决心。”北京房协秘书长陈志表示,不动产登记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制度性建设,“摸清家底”对于避免资源过度消耗和造成鬼城和浪费非常重要。

有分析认为,对不动产进行统一登记,将使政府更容易地查明哪些人拥有多套住房并征收房产税,将对房价产生重大影响。房地产商潘石屹曾经表示,如若实施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房价马上会跌。

之后,国土资源部有关负责人接受采访时表示,不动产登记主要目的是建立所有种类不动产的登记制度,本意不在房地产,客观出发点也不是从反腐、抑制房价考虑,尽管客观上可能多少有关联。

陈志认为,从长远来看,不动产登记对抑制房价有一定的意义。房产目前已经是家庭中很重要的财产内容,《条例》出台会对人们的购房预期产生很重要的心理影响,届时房产也将更多的回归资产属性。

中国房地产业协会名誉副会长朱中一也指出,建立不动产统一登记的目的主要是为了保护权利人合法财产权。《条例》出台将有利于投资投机,对房地产市场的平稳健康发展是有好处的。

     不动产登记推进进程一览

2007年颁布的《物权法》规定,“国家对不动产实行统一登记制度,统一登记的范围、登记机构和登记办法,由法律、行政法规规定。

2013年年3月,全国人大审议通过《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明确“建立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国务院办公厅随后下发任务分工通知,要求2014年6月底前出台《不动产登记条例》。

2013年11月20日,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整合不动产登记职责,将分散在多个部门的不动产登记职责整合由国土资源部承担,理顺部门职责关系,减少办证环节,减轻群众负担。

2014年4月21日,国土部给出不动产统一登记时间表:在2014年建立统一登记的基础性制度,2015年推进统一登记制度的实施过渡,2018年前,不动产登记信息管理基础平台投入运行,不动产统一登记体系基本形成。

2014年5月,不动产登记局正式挂牌,决定按照人随事走的原则,适当加强国土资源部相关机构和人员,在国土资源部地籍管理司加挂不动产登记局牌子。

2014年5月,国土资源部通过的立法计划显示,《不动产登记条例》已由6月底前出台变为6月底前力争报出送审稿,年内完成立法。

2014年7月23日,国土资源部表示,社会广泛关注的《不动产登记条例》在广泛听取有关机关、组织和公民意见基础上,正在依法加紧起草制定。

2014年7月30日,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征求意见稿)》, 决定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