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卫星看不到的城市”到“兰州蓝”---兰州治霾靠什么?

06.01.2017  15:35

  日前,中央气象台发布今年首个大雾红色预警和霾橙色预警,北京、天津、河北等多地遭特强浓雾侵袭,涉及面积达15万平方公里。持续时间长、程度严重的雾霾令公众忧虑。

  与此同时,有关兰州有效治理雾霾的文章在朋友圈广泛传播:兰州曾是雾霾深重的“黑兰州”,是卫星上看不到的城市,经过短短三五年治理,稳定退出全国十大空气重污染城市,迎来“兰州蓝”,在2015年巴黎气候大会上荣获今日变革进步奖。

  一些网友追问:兰州行,其他地方为什么不行?兰州多位官员在接受“新华视点”记者采访时表示,“穷省治污不靠钱”,靠的是“笨办法”。那些“笨办法”到底是什么?

  过去20年前头顶锅盖天

  兰州污染与华北雾霾成因不尽相同,但治污的复杂性、长期性却非常相似。近几年,兰州稳定退出全国十大重污染城市序列。与之相伴,2013年至2015年冬季,当地呼吸道疾病就诊病例同比下降27.3%、18.2%和7.5%。

  20多年前,站在高楼上眺望兰州,巷道里家家户户煤烟炉冒出的烟、单位锅炉房的黑烟夹杂着重化工企业喷出的滚滚浓烟,汇聚在上空久久不散,形成七八百米乃至一千多米厚的逆温层。兰州人形象地称为——“大锅盖”,辛酸地调侃:“太阳和月亮一个样,白天和晚上一个样,鼻孔和烟囱一个样。

  彼时,悲观与无奈在整个城市弥漫。兰州市环保局大气污染防治处处长武卫红等人分析,多年来,兰州大气治污诸多难题交织。

  一是特殊的气候、地理条件增加治污难度。兰州地处西北黄土高原,多山少风缺雨,地形上是“两山夹一河”的盆地,污染最重的冬季基本没有风。2016年最后两个月基本不刮风的静稳天气达39天。

  二是经济发展水平偏低,工业结构过重。兰州是“一五”期间重点布局的重化工城市,经济发展对高耗能、高排放企业的依赖比较多。受历史因素影响,中石油兰州石化等重化工企业被布局在兰州上风上水位置,加大了治污难度。

  三是兰州污染大户多是有行政级别的央企、省属国企,环保执法软,治污监督难。

  四是治污信心不足,对污染的根源认识存在偏差。兰州多山少风,确实不利于污染物扩散,但多年来,许多人把外因视为唯一根源,收效甚微的治污又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思想。

  五是一煤独大,能源结构不合理。

  兰州的治霾走过不少弯路。从上世纪90年代起,兰州先后推出“蓝天计划”等多个举措,但成效不大。焦虑的人们也曾寄希望于“等风来”,责怪兰州“多山缺风”。削山引风被提上日程。1998年,兰州市政府决定削平位于兰州东大门的300多米高的大青山,试图让新鲜的山风驱散污浊的空气。然而,空气流通并没有如愿流通起来,因为山外还是山。削山不成,人们悲观地认为,除非在南北两山上架几个“巨无霸”的鼓风机对吹,否则“黑兰州”没治。

  现在揭秘实打实的笨办法

  很多兰州干部说,所谓“兰州办法”其实就是“不靠大风靠作风”的态度,靠较真、碰硬的落实。

  ——依法治污“”减排。范坪电厂是兰州三大热电联产企业,曾是制造“黑兰州”的一大主力。2013年以来,厂里每天都有8名干部24小时驻厂监督。他们不仅管企业有没有偷排超排,还要管企业用是什么煤、消耗多少煤、消耗完排放是多少。

  范坪电厂在行业不景气的情况下,筹集2亿多元用于环保技改,实现超低排放,远低于“史上最严”的国家标准,成为兰州大气治污的领跑者。

  中国石油兰州石化公司等大型央企几次被依法处罚,并被环保部门责令向市民致歉。

  ——不等大风抓作风。记者采访兰州市环保局一位负责人,看到其办公桌摆着一个牌子,上面密密麻麻地标着近3年来兰州每天在全国74个重点城市中的排名。“兰州各级干部都骑在老虎背上,要是大气治污倒退了,没法交代。”他说。

  兰州治污,一支“说了算,定了干,马上办”的“青年近卫军”发挥了督阵、督导、督查的作用,这就是市委、市政府的督查室。仅仅围绕环保,督查室就设立5个工作组向各区派驻60多名督查,其主要职责是在辖区内明察暗访,千方百计发现、反映和督促解决问题。兰州市环保局原局长和兰州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原支队长等55名干部因治污不力,被就地免职或被调整工作岗位。

  ——“砸锅卖铁”补短板。2015年,兰州市本级财政收入仅185亿余元。在环保补贴能力十分有限的情况下,针对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兰州实施“凡煤必改、应改尽改”的“换血式”煤改气治理工程,全市1286台锅炉完成“换血式”煤改气。107家大中型企业启动“出城入园”,搬离城区,迁到远郊工业园区。去年11月,兰州在全国率先启动大气防治橙色预警,在机动车单双号限行的同时,每天平均投入400万元,实行公交免费,持续了37天。

  ——划出网格下“围棋”。2012年以来,兰州在领导层建立“一把手抓、抓一把手”的大环保机制,把市区划成1482个网格,大到企业非法排污、扬尘,小到一台炉子,像下围棋一样一个格子一个格子地精准治污。

  几年前,兰州还有15万余台小煤炉,每天生火、冒烟的排污量竟与兰州供暖企业不相上下。余国琳是兰州城关区东岗西路街道办的治污瞭望员。几乎每天中午,她都要爬上辖区一栋高楼楼顶,站在“瞭望台”上用望远镜瞭望有没有放烟花、炉子冒烟的现象。

  东岗西路街道办党工委书记金哲说,瞭望员一旦发现异常,就拿对讲机通知“地面”。“地面”人员劝说、阻止燃放烟花,或送上用打火机一点就着、点着不冒烟的煤。

  未来治理污染任重道远

  虽然兰州的空气治理有了很大进步,但远未达到理想的目标。市民邵小平说,“兰州蓝”只能说是浅蓝,有时候是灰蓝,还谈不上蔚蓝、湛蓝。

  此外,对兰州治污的成效,也有一些不同的声音。洒水车降尘、限行等做法的科学性和公平性等问题,也在进一步讨论中。

  多位兰州干部坦陈,兰州大气治污在高歌猛进之后,已进入平台期。重大隐患如不及时排除,空气质量难以根本扭转。事实上,兰州的“怪天气”越来越多,治理空间越来越小。在刚刚过去的两个月里,兰州环境空气质量达标天数仅为10天,同比减少14天,PM10、PM2.5月均浓度均大幅拉升,是2013年以来气象条件最恶劣、污染时间最长、污染程度最重的时期。要到2020年实现空气优良天数超80%,兰州不能有丝毫懈怠。

  污染越来越“混搭”,骨头越来越难啃。兰州过去主要是煤烟污染,近年来向扬尘、机动车尾气和煤烟混合污染转变。一些顽疾久拖不决。中石油兰州石化公司是环保部2007年就确定的重大环境风险源,年排放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烟尘分别占市区重点工业企业污染物排放总量的39.0%、15.9%和30.2%。

  “兰州治污不进则退。”兰州市环保局副局长邢力峰说。兰州大气治污在赢得口碑、奖杯的同时,也遇到“兰州蓝”是管出来的质疑和能否持续的担心。

  当地一些干部、学者认为,兰州治污已带来能源结构、城市布局的优化,正从人防向技防、制防转变,逆转倒退几率不大。但兰州石化搬迁等环保重大隐患仍未根除,污染类型发生变化,治污进入平台期和瓶颈期,亟待各个方面继续加大支持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