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经济日报】武威8万余贫困群众“下山入川”奔小康

28.12.2015  10:19

2015年,武威市又有1.96万居住在高深山区的农牧民群众“下山入川”。自2011年实施“下山入川”生态移民工程以来,武威市已累计完成移民搬迁8.43万人,超额完成移民7.2万人的五年规划目标。至去年底,“下山入川”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000元以上,较搬迁前增长2倍以上,最高的比搬迁前增长了5倍。实践证明,“下山入川”生态移民工程是高深山区贫困农牧民“挪穷窝”、“改穷业”、“换穷貌”、“拔穷根”的德政工程和民心工程,也是能从根本上解决高深山区农牧民脱贫致富问题,实现生态治理、扶贫开发与新农村建设共赢发展最可靠的途径。

武威市南部祁连山区自然条件严酷,生态环境脆弱,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受严酷自然条件限制,世代生活在这里的群众不仅行路难、吃水难、上学难、就医难,而且最为关键的发展问题一直以来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增收门路窄、致富没渠道,发展举步维艰。2011年,武威市委在深入调研、广泛论证的基础上,提出并实施高深山区贫困农牧民“下山入川”生态移民工程,力争通过易地扶贫搬迁、市区机关农林场安置、劳务移民、教育移民、城镇移民、工业移民等多种途径,用5年左右时间,逐步将居住在海拔2800米左右高深山区的7.2万贫困农牧民移居川区,彻底斩断穷根、改变穷貌。

在实施“下山入川”生态移民工程中,武威市不断创新扶贫思路,统筹生态保护和扶贫开发,以持续增加贫困人口收入为核心任务,以统筹推进双联富民行动和“1236”扶贫攻坚行动为抓手,坚持“下山入川”生态移民工程规划与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城乡融合发展核心区规划、新农村建设和产业发展规划、社会服务管理规划相结合,坚持移民住宅与产业发展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引导各类项目和生产要素向贫困片区布局、各方力量向扶贫攻坚聚集,集中对移民点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同步配套建设,实现集中式居住、集约式发展。截至去年底,累计建成和在建古浪黄花滩、天祝黄草川、南阳山片等51个移民安置示范点。昔日的戈壁荒滩如今变成了移民安居乐业的幸福家园。

下山入川”的核心是让搬下来的群众脱贫致富,实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下山入川”生态移民工程实施以来,武威市紧盯“当年下山、次年脱贫、三年致富”目标,坚持“规模化、区域性、多品种、高效益”发展方向,强力推进“设施农牧业+特色林果业”主体生产模式,制定出台扶持办法,通过整合项目资金,对水、电、路等基础设施进行配套建设,促进了移民区主体生产模式快速发展,使移民点初步形成了以日光温室、养殖暖棚、特色林果为主导的产业发展格局。除发展主体生产模式,还积极鼓励移民就近发展加工、运输、建筑、餐饮、商贸等产业,促进多种经营,提高移民生产经营收人、劳务收人和各类财产性收人。

在抓好移民搬迁的同时,武威市高度重视南部山区生态恢复工作,对已列入搬迁规划的村组,不再安排基础设施项目和设施农业项目,对移出地全部封育,积极发展生态经济林,对迁出地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减少了人畜对林草植被的破坏。通过退耕还林工程造林、封山(沙)育林的实施,南部山区森林覆盖面积不断增加,水土保持能力逐步提高,水源涵养功能进一步增强,生态环境明显改善,野鸡、旱獭、狐狸等野生动物数量开始增多,真正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共赢。(记者 赵勇忠)